12月CPI本周发布在即,中国证券报撰文指出,主要受内需不足影响,我国未来的通缩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要有前瞻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适时加码已“十分迫切”。
政府数据显示,去年11月我国CPI增速回落至1.4%,PPI同比降2.7%,连续33个月下滑。近日《人民日报》一篇专访文章也提到,通缩压力不得不防。
中证报警告称,物价见底的信号仍未出现,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政策制定需要有前瞻性,不可贻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机:
从2014年12月以来的情况看,原油价格下跌带动能化产业链价格整体下移,采掘业和原材料产品的价格亦较为低迷。展望2015年,猪肉等农产品的波动周期明显拉长,振幅也明显收窄,大幅推升CPI的可能性较小,而受制于产能过剩压力,PPI短期内恐仍难以摆脱负增长走势。CPI同比仍在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价格的刚性,且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因而如果等到CPI、PPI双双负增长才认定通缩出现,很可能就贻误了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机。
中证报提到,通缩预期一旦形成,则会有自我强化的倾向,这将进一步抑制需求的释放和加重产能过剩:
在通缩进一步加重的情况下,即使名义利率降低为零,实际利率依然会继续走高,企业的债务负担则不断加重,加码投资的意愿会不断受到削弱。
一旦出现这种情景,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几乎为无穷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并不能对实际经济产生刺激作用,出现所谓流动性陷阱的被动局面。即使没有出现这种极端情形,通缩也显然会拉长去产能周期。
中证报指出,通缩风险背后的病因是疲软的内需:
内需疲软的影响其实更为关键。新常态下经济潜在增速会放缓,需求的表现不会很强劲,但通缩的持续意味着实际支出已经弱于充分就业情况下的产出水平。
中证报认为,为了应对通缩风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时加码已经十分迫切,降准依然有空间:
政策无疑应当更加有力,越晚出台成本可能越大。货币政策方面,被动的流动性增加已经不足以支持M2的合理增长,因而降准依然还有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应在基建投资的加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铁路、环保等领域的投资仍大有可为。
中证报还提到,对外的“走出去”战略也是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
1月9日,统计局将公布中国12月CPI和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