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没有Zegna Sport这个独立的品牌了,它和Z Zegna合并成为全新的Z Zegna,而且,我们也不是杰尼亚的副线(次于名牌,比一般品牌又要好的品牌),而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品牌,是同等的。”最近,如果你逛到Z Zegna的店铺中,只要言语中流露出半点对于“副线”的疑问,营业员们一定会这样和你强调。其实全新的Z Zegna去年在意大利已经宣布亮出新身份,并且把2015年春夏作为新起点。
“事实上Z Zegna从创立初始就不是杰尼亚的副线。”杰尼亚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当然,听到这样的声音并不意外,因为Miu Miu也早已表达了类似的意愿,表明和Prada已是两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谁依附着谁。圈中一个微妙的变化:曾经香饽饽的副线,似乎成了如今大家急于摆脱的名词了。
副线们忙着合并或独立
时尚圈玩副线已有不短的历史,最早尝鲜的人是Armani。在1981年Giorgio Armani创立副线品牌Emporio Armani。之后,多数时装品牌开始推出相应的副线。比如1988年,Donna Karan推出DKNY,Prada是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Miu Miu,他们一般都借着主线的名声,为年轻而买不起主线的消费者设计。最初的想法自然是有利可图,而市场给予的反响也一直不错,甚至有一度形成了“主线做形象,副线赚利润”的局面。
但如今,这个局面悄悄改变。大家一定记得,2011年Domenico Dolce和 Stefano Gabbana停止运营D & G,并且将D & G归入到主线Dolce&Gabbana中。当时这个消息可谓震惊时尚界,还引发一群D & G死忠们的最后一波抢购。其实当时品牌年收入约4亿欧元,相当不错,这个举措一直让外界猜测,但现在回头看来似乎明朗不少。
副线的另一种做法就是独立单干,如同Prada对Miu Miu定位的重塑,或者归入主线,减少分支。因为这些年,副线们有的喧宾夺主影响主线形象,有的品牌则副线太多令人迷惑。而品牌子业务越小,越难维持之后商业运作带来的开支。所以,LV宁愿卖便宜的钥匙扣,延长产品线,而不愿玩一个小的LV。
“我们知道除了Giorgio Armani外,还有Emporio Armani,Armani Exchange,Armani Jeans以及Armani collezioni等。事实上,后3个品牌现在基本都交由经销商了。”一位曾在阿玛尼供职的业内人士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我们曾经也讨论过,阿玛尼的副线是不是太多,会不会让人产生混淆。所以目前集中精力做好主线和高级定制外,只有Emporio Armani是由品牌全权管理的。”
消费者开始变得精明
副线们的压力究竟在哪?Exane BNP Paribas 奢侈品首席研究员Luca Solca认为,除了轻奢,设计师品牌类似 3.1 Phillip Lim和Alexander Wang,以及设计师和大零售商合作的品牌等,都给大牌副线带来了冲击。
Bernstein的欧洲奢侈品高级副总裁Mario Ortelli则认为,“这些后来者产销量更大,价格也更有竞争力。”且竞争对手们产品周期很快,时尚度强。目前市场上,也只有 Marc by Marc Jacobs 和Emporio Armani等少数几个副线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成长让他们对副线本身的认识改变了。“我几年前有一阵子特别迷这些副线,去一趟香港便买回很多DKNY和Marc by Marc Jacobs,毕竟主线太贵,副线可以说满足了某种心理吧。但如今,我更爱设计师品牌。”在IT业工作的Rebecca说,“而且很多副线过于依附主线的logo,给人的感觉是不独立,也不够独特,性价比不高。”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希望活下去的副线渴望独立门户,与主线平级。“副线起初诞生时不得不依靠主线,因为这可以让名不见经传的它们迅速成功,至于站稳后,自然更想成为独立主体,否则它永远只是附属品。”一位业内人士说。
曾经香饽饽的副线,似乎成了如今大家急于摆脱的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