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最著名的出口业是银行,数万亿美元的全球资产麋集在欧洲一个小小的山国,也算是传奇。瑞士银行之所以有此魅力,一是靠不为外力所屈服的保密法,二是靠磐石般的瑞士法郎信用。但是保密法为美国所攻陷,瑞士法郎则被央行自毁长城。
瑞士储备银行上周四突然宣布,瑞士法郎与欧元脱钩。消息传出后瞬间内,瑞士法郎兑欧元跳升28%。外汇投机一般都用杠杆运作,汇率波动一般在千分之几,最多百分之几范围内,何况这是一个联系汇率的货币。全球最大的货币交易商已经宣布因此清盘,对冲基金也倒下了一片,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亏损估计会陆续报来。这是汇率市场记忆中最血腥的一场屠戮,更是无妄之灾。瑞士央行总裁曾经信誓旦旦地说,瑞士企业有几年的时间准备汇率脱钩,央行副行长在脱钩前两日仍表示政策一定不变。以瑞士央行的信用,交易员放心地做套利交易,企业也没有做汇率对冲。
当时瑞士央行将货币与欧元挂钩,为的是保护出口竞争力。但是热钱涌入,带来了房价和租金的上涨。在过去数周,资金流入明显加速,瑞士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释出巨额的基础货币,为日后通胀埋下隐患。欧洲央行加码QE的呼声越来越高,盯欧元的政策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风险日增。货币当局被迫作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其政策意图无可厚非,不过却让市场措手不及。
无独有偶,在瑞士出招后未久,中国证监会宣布规范券商融资融券的消息,A股市场暴跌,创下七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关键词同样是“措手不及”及“杠杆”。
市场很伤心,笔者看来市场很错。监管部门从来都不是市场的保护神!八十年代沃尔克领导下的美国联储,曾经明言要与市场对着干;九十年代朱镕基的宏观调控,杀死了一大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只是格林斯潘之后的央行变得比较marketfriendly,金融海啸后则大家暂时坐在同一艘救生艇上。
首先,经济和市场环境改善后,监管当局会另有打算。其次,当政策走向极限,副作用显现时候,政策环境可能出现改变。宽松得越极端,政府出手前的预警就越有难度,一旦政策变招对市场的杀伤力便越大。再者,监管当局不断会犯判断错误。市场与监管,本质上是一对矛盾,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是同路人,为着共同的短期目标而苟合,但是他们的长期目标一定不一致。喝狼奶长大的羊,如果以为自己是狼,跑出去和其它狼混,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笔者看来,监管已经成为又一个市场风险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