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台湾《今周刊》杂志提供,节选自2月12日出版的当期「老谢开讲」专栏)
自从二○○八年爆发金融海啸后,全世界以美国为首,大家竞相加入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行列,各国央行加大力度大印钞票,从美国、日本,一直到欧洲央行。全世界三大经济体都在印钞票,最近连中国也开始降息,增加逆回购,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也加入宽松行列。钞票印了这么多,到底钱跑到哪里去?
记得○九年美国联准会(Fed)前主席柏南克启动QE的时候,全球经济学家都批评柏南克以邻为壑,美国水淹全世界,将对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后来日本、欧洲央行也都跟进,但是让大家很纳闷的是,通膨不但没有来,反而是通货紧缩的魔踪似乎出现了。
**CPI、PPI表现不佳,印钞救市失效**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数字,先看美国,油价连跌半年,美国公布的一四年十二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下降○.三%,创了一一年十月以来最大跌幅。日本公布一四年十二月的核心通膨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只有○.五%,也创了十八个月来新低,巴克莱估日本元月CPI可能只有○.三%,日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牧野纯一估日本二月CPI就会跌到负值,日银四月就会再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措施。再看欧洲,虽然祭出超大版本QE,但欧元区元月CPI是负○.六%,跌幅之大,是○八年金融海啸以来仅见。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公布的数据,欧元区十九个国家元月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比前一年度下滑○.六%,不仅延续一四年十二月下跌○.二%的趋势,且比经济学家预估的负○.五%还糟。所以这次欧洲央行的QE,声言要一直购债到CPI达到二%的目标值才会罢手。
回头看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才公布元月的CPI,居然出现六十二个月来最大跌幅的负○.九四%。过去一年,台湾的CPI在一四年八月最高是二.○六%,元月出现负值,看起来有逐月走低的现象。
从这些CPI、PPI的数字来看,全世界不约而同都陷入通缩忧郁症,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钞票印得再多都没有用。在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之前,先让我们逐一来检视原物料这些年到底跌了多少?
第一个指标是CRB指数,这是衡量全球商品最惯用的指标。CRB指数在○八年金融海啸来袭之前,随着油价飙升到每桶一四七.三二美元,CRB指数一度写下四七三.九七的新高点,金融海啸后,CRB一度跌到二○○.一六点,几乎是回到二○○○年网路科技泡沫之前的水准;最近CRB指数一度跌到二一二.六四三点的新低,几乎回到最原始的起涨点,单是CRB指数从最高档回档达五四.五%。
**铜价大跌,预告全球工业生产力道疲弱**
第二个看贵金属行情,二○○○年以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原物料因中国强大需求而炙手可热,最具代表性的是镍价一度狂涨到每吨五一八○○美元的新高。金融海啸之后,镍价一度重挫到八八五○美元,狂跌八二.九%,镍价崩盘后,从此未再超越三万美元,目前在一五一七五美元左右,跌幅仍达七成以上。
其他如铝价从三三八○.一五跌到一二七九美元,目前约一八六六美元,铝价跌幅约四五%;铅价从三八九○.五美元一度重挫到八五一美元,如今在一八四八美元;锡最高价约回档五一.四%,锡价从三三六○○美元跌到一八九五○美元,大约回档四三.五七%。可见贵金属行情重者跌七、八成,轻者跌了四至五成,但最具代表性的是铜价,一五年铜价下跌令大家大开眼界。
美国历任联准会主席,以葛林史班(Alan Greenspan)最重视铜价,他认为铜最能反映经济前景,因此,铜价涨跌经常被视为是全球经济的温度计,这次铜价的暴跌最值得探究。铜价在○七年经济最热络的时候,最高涨到八九四○美元,金融海啸后,铜价一度暴跌到二八一七.二五美元,但是随着中国需求殷切,铜价在一一年还跟着金价创历史天价,达一○一九○美元。
一五年美元超强,中国经济成长疲弱,再加上油价暴跌,铜价在一四年全年下跌一四.七%,最近铜价突然出现单日大跌九%的纪录,今年以来又跌了一二%,铜价也创了五三五三美元的五年半新低纪录。铜价大跌,正强烈预告全球工业生产力道十分疲弱。
除了铜价急跌外,一四年已重挫五一%的铁矿石价格,今年又跌一一.九%,每吨创了六十二.七美元新低,比铁矿石的跌价更强烈的还有燃煤价格,至少跌幅在七成以上。铜、煤、铁矿石都是工业生产中重要元素,这意味了全球经济正快速走缓。
三是黄豆、小麦、玉米的软商品行情,也是欲振乏力。过去大家很担心全球超过六十五亿人口,势必引爆粮食危机,但是谷物的长线多头,看起来已经结束了,黄豆、小麦、玉米连续两年大丰收,目前的安全库存量已相当于全球年消费量的二五%,这是十几年来最高的水位。因此,即使一五年全球天候不佳,黄豆、小麦、玉米恐怕不会出现像一○及一二年的那种大行情。
这些年软商品跌幅都不轻,例如糖价最高每磅三十六.○八美分,目前只有十四.五一美分,足足跌了六成;黄豆最高价是一七九四.七五美分,目前的行情是九七三.五美分,跌幅是四五.七五%;玉米每英斗从八四三.七五美分跌下来,目前是三八三.七五美分,跌幅达五四.五%;小麦从一三三四.五美分跌到五二七美分,跌幅高达六○.五%,这个跌幅,可能比大家想像的跌幅还大很多。
第四个是这半年来跌幅最惊人的石油价格,从一四年七月以来,北海布兰特原油从每桶一一七.八美元狂跌到四十五.二九美元,跌了六一%,纽约油从一○八.七美元狂跌到四十三.五八美元,跌了五九.七%,油价跌跌不休,让俄罗斯卢布、股市几乎崩解。最近美国石油工人大罢工,报载美国钻油平台骤减八十三座,让油价跌到低档之后出现强烈反弹,二月六日油价反弹逾二%,首度见到止跌现象,但恐怕这也只是跌深反弹而已。
不论是石油,或者是铜、镍等贵金属,或是大宗物资硬商品,如铁矿石、煤,到软商品的黄豆、小麦、玉米都是一个跌势,而且,轻者跌四成,重者跌了八成以上,这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指标,那就是大宗物资乾货的波罗的海乾散货指数(BDI),BDI指数在○八年金融海啸前一度写下一一七九三点的历史高点,散装航运景气热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那一年台湾的散装航运业出现史上罕见的佳绩,例如,裕民航运全年净利一○四.三六亿元,每股税后纯益(EPS)高达十二.一六元,中航○八年的EPS高达十六.五六元,连台航EPS都达八.○二元,中国的强大需求带动运价走高,航商竞相买新船投入,散装航运业出现杀戮战场,这些年很多散装航运业的业者被迫卖船,一四年中航EPS可能只剩下一元。
BDI指数从最高的一一七九三点连续下跌,到二月六日居然跌到五五九点,从金融海啸前迄今,跌幅竟高达九五.二六%,任何一种指标恐怕都无法与BDI来比拟这个惨况,散装货运以运送大宗物资、铁矿、煤、贵金属原料为主,BDI指数的暴跌,代表原物料及运价双杀的景况。
**各国央行擅长对抗通膨,却无力对抗通缩**
面对这种物价跌跌不休的景象,也许大家对未来必须有一番全然不同于过去旧观念的新思惟。首先是各国央行擅长对抗通膨,却无力对抗通缩,央行对付通货膨胀只要拉高利率通常就可奏效,但是对付通缩,却苦无特效药方,日本是最早陷入通缩的国家。
从一九九○年泡沫经济吹破,日本进入失落的二十几年,这段期间,日本央行多次祭出振兴经济方案,都没有收到什么效益,一直到安倍这次射出三箭,才看到一点些微曙光,但未来考验仍然很严峻。欧洲这次的情况可能正在步日本后尘。因此,央行有足够经验对抗通膨,但对通缩往往无计可施。
最近全球央行掀起一波货币宽松潮,大家肆无忌惮地降息,就是因为物价下跌不休,给央行更大货币操作的空间。最近瑞士央行、丹麦掀起一波降息风潮,瑞士已是负○.二五%,现在是负○.七五%,丹麦是负○.二%变成负○.三五%,然后是印度从八%降到七.七五%,土耳其从八.二五%降到七.七五%,再来是澳洲降一码到二.二五%,加拿大央行降一码到○.七五%。从一五年开始,加入降息的国家就有十个之多。因此,有人戏称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开打。
**股、债市热钱多,债券殖利率频创新低**
全世界央行竞相印钞票,到底钱跑到哪里去?至少证明钱不再炒商品、原物料,那么钱往哪里去?热钱往股市跑是不争的事实,美国股市从QE之后连续上涨六年。最近欧洲QE,德国股市率先创下一○九八四点的历史天价;中国将利率从六%降到五.六%,也促成股市大狂潮,上证连续创造人类史上新天量,一四年五月上证全月成交一.二兆人民币,到十二月居然激增到十一.八四兆人民币,央行印出来的货币在股市兴风作浪,各国股市频频上演资金行情。
资金的另一个去路是债市,一五年全球债券殖利率频创新低,像德国债市六年期以下的公债殖利率全都变成负数,十年期债券殖利率只有○.三七三%;法国则是四年期以下债券殖利率都是负数,十年债殖利率也只有○.六一八%;英国十年债息是一.六四七%;美国是一.九五八四%;连经历了欧猪五国债务危机的义大利,目前十年债殖利率都低到一.六一九%;债券殖利率的低恐怕是史上罕见。
但是这个用钱玩钱的时代,带来了全球一%的人占有将近一半财富的负面冲击,全世界政府都在为财富分配失衡伤脑筋。
除了这些之外,大家面对通缩的大时代,必须有两个新体认,一是中国经济的失速可能是个大问题。在金融海啸前,中国是推升原物料大涨的最大一只手,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调结构,商品原物料失去最大的买家,供需出现逆转,这个巨大变化也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成长显着趋缓,会不会对世界带来预想不到的冲击?值得大家高度留意。
二是台湾奔腾了十年的房市荣景,可能到了一个转折。过去房地产上涨,通货膨胀推动的保值观念是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力,如果未来的世界不是通膨,而是通缩,房地产传统的保值概念立刻会受到很严厉的考验,这个情况发生在日本。
日本失落二十多年的这段期间,大多数日本民众闻房地产而色变,因为大多数人都接受这个观念,房地产只会跌不会涨!这和亚洲各国民众热爱土地、房地产保值的观念大相迳庭。假如通缩是个大议题,那么过去在通膨时代的宠儿,必然跟着褪色!
注: 1.专栏作者老谢--谢金河,为《今周刊》发行人兼财讯文化事业执行长。
2.以上评论不代表路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