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在蒙山县蒙山镇北楼村,村民正在利用由蚕沙堆沤形成的有机肥,给桑园添加“营养”,以促进桑树顺利催青。
北楼村村民目前使用的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村里的桑蚕标准园的蚕沙堆沤池。“蚕沙经过沼气池或者蚕沙室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种桑的有机肥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蚕沙循环利用。”北楼村村委会副主任唐祖亮说,蚕沙的循环利用,在降低种桑成本的同时,还有效促进了生态乡村的建设。
种桑养蚕是北楼村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一直以来,由于养蚕的群众多,因处理蚕沙不当引发的臭气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如今,经过处理后的蚕沙变成了种桑的有机肥料,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降低了种桑的成本。
其实,这源于当地农业部门在2013年年底在北楼村程村二组、冲口组和西马组实施桑蚕标准园建设。在标准园内组建一个桑蚕合作社、实施一套优质高效种养技术规程、建立一片示范标准桑园、建设一个标准小蚕共育室、改造一批大蚕房、建设蚕沙无害化处理体系、种植果桑示范园、建设一个现代化蚕茧收烘房。
北楼村党总支书记黄树新介绍,在上级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整合后的资金帮助下,标准园依托由村里的养蚕大户和党员致富户成立的蒙山县绿宝桑蚕专业合作社,推进桑园良种化和优质高产栽培管理,对桑园实行统一时间降伐、统一时间除虫灭病、统一肥水管理,实现桑园优质高产的效果,平均亩桑产鲜茧166.35公斤,比原来增加近两成。
“实施标准园建设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往村民直接将蚕沙堆放路边或者直接放到桑园,蚕沙的臭味不但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引发矛盾纠纷。”黄树新说,下一步要结合“生态乡村”活动,进一步完善桑蚕标准园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更好地巩固清洁乡村的成效,减少种桑养蚕对农田、饮水等的危害,努力让农村的空气更清新。
今年,蒙山县将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和扶贫攻坚项目,根据“生态乡村”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方面的资源,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的生态乡村建设。同时,继续完善桑园改造、良种优质桑苗引进、适用技术推广等桑蚕产业扶持政策,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力争通过桑园种植大户和养蚕大户的示范引领,提高桑蚕生产质量和效益,推动桑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