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整体运行持平稳状态,经济增长速度进入增速减缓的换挡期,在总体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之时,纺织服装行业以及企业同样迎来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当前,工业化和信息化、智能化的结合成为行业转型升级中亟需加强的重点之一。在向中高端方向发展的进程中,行业内优势企业“转型意识”和“两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积极实践,都为信息化建设产生带动力,进而推进行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
资源的有效整合是难点
在江苏,以红豆集团、江阳福斯特、海澜集团、无锡一棉、无锡海江印染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企业,不断提升对两化融合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红豆集团首家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虚拟运营商牌照,依托集团平台打造集成式智慧型企业的“巨无霸”;无锡一棉着眼重要发力点,成为行业领先在线监控系统的“定制者”;海江印染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依靠自身团队自主开发ERP系统并获得奇效。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以及在人力、物力、资金上的投入多少,普遍都对信息化带动和促进产业提升的工作,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和主动性。
针对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业内人士指出,按板块布局和发展是正确的,同时模式非常重要,要将模式的开端工作做好,打好基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带领地区和行业发展的模式。纺织服装企业的两化融合道路不轻松,但必须要走,更要走好,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还须加强外部上下游之间的整合,这个工作的难度更为艰巨。因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企业一起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动这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信息化要把握三个重点
浙江桐乡濮院镇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在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两化融合方面具备典型性。濮院镇党委书记沈根潮表示,濮院镇2014年纺织服装行业总体经济情况比较令人满意,其中羊毛衫的外发量增长了3%(不含电商),濮院镇作为产业集群,采取“以亩产论英雄”的绩效考核制度,促使企业和商户进行信息化建设等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的投入,并对优秀企业和商户进行宣传,通过增加企业的荣誉感,带动集群内所有商户的积极性。
无论集群还是企业,在转型期间的自身研发和营销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发挥地方优势,利用市场带动产业,依托产业推动市场。作为企业来讲,管理体制和销售体制的自身现代化改造,都需要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为,两化融合、信息化应用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并不难,暂时跟不上最先进的发展并不可怕。信息化是工具,关键问题是产品本身,产品质量和品质还是根本。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产业提升的重要和有效手段之一。企业需要把握住几个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销售端信息化。“十三五”计划的重点是要推动“企业集成化建设的两化融合”,探讨“如何让信息化对本企业最适合”。
吸引人才的机制要创新
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如何留住专业人才”是一大问题。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单纯依靠对外招聘很难满足需求,“高端人才合作制”以及“企业自我培养”相结合的做法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如何引进与留住人才的问题十分普遍,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广东韶关的北江纺织采取“人情与责任”的管理方法,实行春节提前发放工资、企业停工不辞工、白发半年薪水等办法,创造了企业换城市迁址,员工跟随率达到100%;连续多年春节后返工率99%;中高层人才无流失等成绩,为地处小城市的纺织企业人才短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办法。
另一方面,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其在为企业和产业集群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小微企业很多,如何进行电商领域的整体营销和推广;如何帮助小微企业一起推进关于电商甚至ERP等的进展和建设,是很多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广东省虎门镇为例,全镇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商户超过6000家,无论是数量还是整体销售额同比都有不小的增长。当地通过强化政策引领、联手第三方搭建平台、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地区主题电商节等活动,帮助企业加强了人才对接,为发展跨境电商打造了优质供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