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五次理事会对2014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进行了表彰。
自2005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累计表彰了180多名创新人物,被表彰的创新人物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活力,在行业内发挥着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现在小编带领大家去见识下2014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的风采吧!
卜晓强 广州市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
在卜晓强的带领下,红棉国际先后荣获“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服装专业市场”、“中国红棉国际服装时尚文化交流基地”、“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时尚创新基地”等称号。2014年,红棉自主品牌古兰玛、杰克布莱特、利傲龙、零号柴油、铜志、佛斯達莱荣获“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威利仕荣获“中国服装品牌优秀渠道商”称号。其中自主品牌由2007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超过60%,商户由2007年的2000多户调整到目前的1300多户,成长型品牌和荣获国家、省、市、区奖项的品牌达五十多家。
马新华 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马新华以敢为人先的胆魄主动淘汰了年产2500万米面料、年产值近2亿元的两条落后生产线,带领企业转型,致力生态环保生产路径,研发出集成10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多花色新型纱线连续涂料染色技术和设备”。实现了染色全过程(含前处理在内)取水量、废水产生量、COD 产生量分别不超过1.6吨/吨纱、0.2吨/吨纱、0.3公斤/吨纱,与HJ/T185-2006《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规定的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相比,分别下降98%、99%、99%,实现了纱线染色的近零排放。
尹惠来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目前是国际最大的针织印染企业之一,多年位居中国对外贸易500强,是工信部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商务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示范企业、中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以及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先进企业。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尹惠来的崇尚环保生产的经营理念不可分割。
纪荣康 日冠(福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纪荣康带领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不断创新,保持持续、稳定、健康、高速发展,公司已经完成冷转移印布机、大圆机的研制并有印布机、大圆机等产品投入批量生产,盈利水平不断突破。可以预见,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今年营业收入可以保持去年的增长速度。
孙德荣 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德荣带领他的公司研发出了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产业化技术,被行业专家誉为“化纤业的第三次革命”,为实现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也是第一批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政策号召到新沂投资的民营企业家之一,在他的影响下,有众多苏南商人前来新沂投资兴业,时至今日在沂苏南企业已发展到80多家。
刘子斌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刘子斌的领导下,公司生产经营业绩一直位居全国纺织行业前列。刘子斌始终以质量改进和科研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竞争发展的核心,始终把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作为企业发展方向,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引进、使用和研究,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塑造品牌鲁泰,通过多种渠道树立了鲁泰品牌形象。2014年5月鲁泰获得了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
刘琳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琳带领研发团队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注重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更加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备,他带领团队,研制生产出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智能化微波烘干机等新一代染整设备,为纺织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子军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子军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全自动无梭织机的工程技术开发及创新工作,其主持研发的RFJW10高速低耗喷水织机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机具有高速化、自动化、微电脑控制等先进功能,在同等织造条件下比国内同类产品振动低25%以上,能耗降低5%以上,单台织机节约水20%以上。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2012年李子军被评为聊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工程师,2014年获得了香港桑麻基金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兰兰 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张兰兰通过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分析,以创新的头脑和思路,全球化的经营视野,明确男士正装高级定制的发展方向,创立CAMEO品牌。在张兰兰的带领下,公司以现代科技手段突破传统的服装定制瓶颈,以实现信息化、个性化、差异化、国际化融入工业化,建立了一种全新的F2C、MTM的商业模式,最终实现平台化作业模式。
杨崇明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了实现“哪里有纺织,哪里就有金猫”梦想,杨崇明在2012和2013年累计投入1200万元技术改造资金,2014年又投入425万元资金,专门用于钢丝圈和钢领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产品开发等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流程再造。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企业的钢丝圈、钢领两个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4年底,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3项。
吴建华 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华一直坚持传承和弘扬苏州宋锦,带领企业恢复并重新注册了高档真丝绸品牌“上久楷”,并不断拓展其产品的应用领域。为进一步弘扬宋锦文化,吴建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中国宋锦文化产业园,希望将中国千年的丝绸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沈建华 浙江华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建华带领华新实业集团服务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的企业,为众多小企业实现大梦想提供了舞台。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陆文龙 真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中国布艺制造业面临品牌缺失、渠道创新不足、自主创新缺失、经营管理落后等众多挑战时,陆文龙创造全新布艺产销模式,打造出了“中国品牌布艺城”。通过品牌布艺城的集聚效应建立品牌联合推广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浙江布艺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知名度。
郑宝佑 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管理上,郑宝佑引入卓越绩效理念,在长乐市第一家获得福州市首届政府质量奖。2014年,为了共同应对当时的经济态势,促进福州地区经济健康稳步发展,郑宝佑召集一场有近300家纺织企业参加的大型联谊会,共商长期合作、携手发展之计,促使福州地区乃至全省的纺织行业形成新一轮产业链条;他邀请政府和20家金融部门同时到会与企业联动,增进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他的努力,福州及周边的纺织企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2014年他所在的金纶高纤公司年产值仍超百亿,达到120亿元。
周华堂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近年来,周华堂主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型PTA工程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全面实现自主化和国产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PTA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2014年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杰出工程师奖”评选活动中,周华堂荣获“杰出工程师奖”荣誉称号。该奖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工程师”命名的面向全国各生产建设领域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奖,是我国科技奖励领域的重大突破。首届评选中全国仅有30人获此殊荣,周华堂也是纺织行业唯一获此荣誉称号的人。
段建国 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2006年,段建国创办龙福环能,短短8年的时间,他把员工不足百人、年销售收入不足500万元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小化纤厂,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3000人、占地60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超12亿元、总资产达17亿元的中国再生聚酯纤维龙头企业。他带领龙福环能建成了全世界唯一一条集“废旧聚酯处理、再生涤纶长丝生产及再生涤纶纺织品织造”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一年可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瓶20万吨,可节约石油60万吨,节能折合标准煤84万吨。
赵卉洲 艺之卉时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兼创始人
2014年3月,在泰国举办的亚洲时尚联合会上,赵卉洲代表中国设计师,做了富于东方美学与文化气质,同时极具现代时尚感的时装发布,被誉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服装设计师”。2014年11月10日,赵卉洲与多位国内顶级设计师历时近1年时间,整合了从纺织面料到生产工艺的整个服装产业链,为2014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设计的礼服,首次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成为世界新闻焦点。
聂松林 山东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聂松林运筹帷幄,致力于将天鼎丰打造成非织造布第一品牌。他一直强调天鼎丰要高调地进入产业用纺织品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将天鼎丰打造成高设计水平、高档次配置、高质量运营、最强最大的非织造布品牌。2012年天鼎丰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700万元,2013年销售收入1.2亿元,2014年稳步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黄志向 苏州志向纺织科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2014年7月29日,黄志向带领志向科研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成为全国首家化纤面料行业“新三板”公司。在经营思路方面,黄志向坚持“联盟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并将此理念落地开花。在产品开发方面,他倡导积极与行业内大专院校开展合作、成功引进中国纺织工程院院士和博士加入研发团队、与行业专家联袂开发新品。他还将“联盟”的理念融入到上下游合作中去,使链上企业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除了追求自身利益外,一同担起改善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职责。
傅国定 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在傅国定的带领下,金鹰通过采用PLC、变频器等控制手段,将机械传动、机动系统和液压系统集成控制机器的工艺动作,由人工辅麻改为自动辅麻,由间隙式梳理改为连续式梳理、成条,由逻辑程序控制改为工控计算机控制,研发成国内首台套FX103亚麻栉成联合机,将梳理和成条工序合二为一,产量提高16%,用工比原来减少80%以上。新研发出的FX506A新型亚麻湿纺细纱机通过改造牵伸机构,研发新型光电自停断纱装置以及优化自动清洁、加油系统,成功纺制成了80公支左右的亚麻纱,+400%值(麻粒子)比原来减少80粒以上,且产量提高20%,用工可减少30%左右。(以上按姓氏笔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