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13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派出21人次、组成11个调研组,去了11省(市)27个地区,进行了本年度的春季调研,走进103家棉纺织企业和7个集群,覆盖棉纺织行业大约50%以上。重点了解棉纺织产业集群、企业市场运行、原料保障、产品生产、产业转移-节能减排、技改信息化应用等情况,并征求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中棉行协将调研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市场运行、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本报告为2015年中棉行协春季调研之面临挑战篇。
1、原料是关键
内外棉价差与进口纱问题困扰纺纱企业。走访的纺纱企业对近年国家棉花相关政策意见较大,主要集中在收储和配额控制造成的内外棉价差与超低价进口纱大量进入,冲击国内中低支纱线价格,使得国内企业两头受挤压。
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差距,严重削弱了我国棉纺企业竞争力与出口竞争优势。尽管目标价格改革推动了力市场化进程,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利好纺织行业。但是政策调控不会一步到位,棉花监管仓储制度,增加了流通程序、时间、成本,混等混级组批的方式难以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求。且棉花价格一路下跌,市场信心不足,下游下单谨慎,棉纺织企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困难。且国内棉花的品质问题无法满足纺织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走高端竞争的需要,棉花配额问题使国内企业无法与国外企业公平竞争。
2、用工是基础
招工困难,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走访企业反映招工较往年更难,员工流失率较大,企业的一线工人平均年龄都在35岁以上,很难招到年轻工人,即使招到了也很难留住,年轻员工难于管理,部分企业表示几年后现在工作的一批工人退休后,将会面对无人可用的局面。部分调研地区处于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用工成本偏高,且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多数企业严格缴纳职工保险,且保险费率偏高。
3、资金是保障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纺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大企业配套资金发放速度减缓,信贷额度降低,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和转型升级的效益最大化的速度减缓。中小企业无从贷款,以往的贷款利率过高,财务成本严重影响企业利润情况,生存困难。企业贷款联保产生连锁反应,风险较大,影响部分企业正常生产。
有的纺织企业未经详细调研,就盲目扩张纺织以外产业,影响了企业的资金链,造成企业运行瘫痪。
企业的主要建议
1、原料方面
建议棉价与国际接轨,放开配额,实现内外棉自由流通,使得纺织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胜略汰。若无法放开配额,应公平发放棉花进口配额。打造公开化、透明化的市场氛围,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有利于推动行业进步。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是棉纺行业走向市场化的开端,希望国家尽快完善棉花政策,稳定棉花价格,减小国内外棉花价差,从棉花品种改良、采棉机设备改进和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棉花质量,缩短棉花公检、出库时间。合理处理国储棉,给行业释放稳定的信号,不必担忧国家抛出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以便企业制定较长时间的原料采购和销售策略,有利于稳定企业。
2、税收方面
企业用工较多,社保压力较大,希望能制定相应政策有效的缓解棉纺企业用工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建议人工成本够抵扣增值税。
建议高征低扣改革试点向全国推行,希望简化规则,实现见票抵扣。
3、融资方面
建议国家各项融资促进政策落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摒弃对纺织行业的歧视,能在行业低谷时期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无差别化的放贷政策,增加企业融资能力和途径。对产业集群提供产业升级专项贷款,或组织集群与纺机企业合作,推动集群产业升级。
希望国家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提升装备及生产工艺水平,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多样性,拓宽企业下游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