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部环境以及内需偏弱等因素影响,中国3月进出口贸易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进出口数据的超预期下滑预示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必要性进一步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二季度降准预期升温。
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下降14.6%,经季节调整为下降4.4%;中国3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同比下降12.3%,经季节调整为下降25.1%。
“3月进出口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值,特别是经过调整后的进口数据降幅达25.1%,创2009年以来新低。数据偏低的表面原因,一是可能与今年春节较晚,节后企业开工较迟有关,二是国际大宗商品持续低迷拉低进口数据。”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刘东亮同时表示,即使剔除掉上述两个因素来看,外贸数据依然疲软,1季度全季进口降幅高达17.3%,不足以完全用商品价格下跌来解释,内需不足仍是推低进口的主要原因。”
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高级研究员陈鹄飞在接受大智慧通讯社采访时称,数据上看,对欧美日G3出口增速明显回落,是拖累三月出口增速重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受环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国内重资本和重化工行业产能去化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多因素叠加冲击,三月进口增速继续延续了趋势性下跌。从三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跌落的态势看,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此外,中金公司宏观团队在发给大智慧通讯社中的邮件中 表示,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走低,反映外需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春节错位,一季度出口增速月度间波动大,需要等待4月份数据,以做出更加清晰的判断。而进口增速下降不仅反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更主要的是反映国内总需求弱。
外贸顺差方面,中金表示,一季度外贸顺差是去年同期的7倍,是一季度GDP增速的重要稳定器。3月外贸顺差30.8亿美元,主要受3月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拖累。一季度外贸顺差1237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7倍,将是一季度GDP增速的主要稳定器。
**稳增长压力大,降准预期升温**
虽然3月进出口数据疲弱有春节因素的拖累,但超预期下滑的事实依然预示着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稳增长压力下,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亟需放松。
“偏弱进出口数据验证了1、2月份出口新增订单、汇丰PMI等先行指标,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无法分享到太多欧美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外溢效应,中长期来看,经济复苏更多依靠挖掘内部动力,因此,国企混改、地方债务置换、区域经济再塑的序列政策无论是在力度还是节奏上都会加快推出。”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即时观点称。
邓海清并表示,央行货币政策上,将有更多配合措施,如货币市场继续引导保持宽松、甚至启动二季度降准,加速以三大政策性银行为载体支援东北等区域性经济产业救助定向计划。
刘东亮也认为,从外贸数据观察,中国经济需求不足的问题没有改观,外需低迷仍在持续,因此经济即将企稳的预期或被证伪,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进一步出台稳增长措施的必要性没有下降。
“实际有效汇率太强,货币政策应指向宽松来缓解汇率端的压力,此外,一带一路应加速进行,通过基建扩大新贸易区的内需来缓解我国外需压力,实现贸易新区域的拓展;同时,出口疲弱对经济下行的影响也需对内稳增长对冲。总体来看,实体经济企稳需要宽财政和宽货币并举,利率未来还是以下行趋势为主。”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即时解读观点称。
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上,刘东亮认为,考虑到3月贸易顺差大幅收窄至31亿美元,此前制约人民币波动的因素有所放宽,预计人民币双向波动弹性有望进一步上升,若近期美元指数走强,则人民币可能出现小幅贬值。
债券市场方面,邓海清表示,其核心观点依然是“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成趋势,坚守‘护城河’思维配置逻辑”,货币市场宽松是确定性强,长短期限利差拉大是必然,市场既不可能出现2014单边大牛市,也不会出现短端迫使长端大幅上扬的“钱荒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