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自金融危机后首次跌破7%,政府智库与经济顾问已因政策重心不同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主张加大刺激,一派强调结构性改革。路透报道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态度矛盾的体现:他们既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又担心经济放缓引发债务违约、失业等问题。
上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上升,中国需为面对更大的经济困境做好准备,需要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促改革的基本盘。日前中国财长楼继伟也提到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他认为政策工具充足,只要改革认真落实到位,就能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上述路透报道称,一些经济学家敦促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防止经济增速跌破7%。比如一位经济学家呼吁今年继续降准,说“现在最难过的”是很多企业难以偿还贷款,应尽快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实际利率。在一家颇有背景的经济智库,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我们还有必要继续降息降准并减税,汇率也应该更加灵活一些。”
而另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应当汲取上次“四万亿”刺激经济留下后患的教训,过度刺激可能催生危险的资产泡沫,应实施改革,让经济更加高效,并能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为此,短期内要让实力不济的企业破产,并砍掉冗余的工作岗位。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就认为,刺激经济增长“很显然不太管用了”,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不能用传统的办法,“必须转向通过改革获得改革红利。”
华尔街见闻上月文章也提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钱颖一认为,中国不应该出台大幅度刺激需求的政策,“刺激需求只能有暂时效果,但是改变不了潜在经济增速,更会恶化经济中的扭曲。”另外,中国也不能过度依赖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起作用,必须配套结构调整措施。”
上周华尔街见闻展示的彭博实体经济活动指数图表显示,该指数已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这意味着中国的实体经济活动已跌落六年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