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月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7%的表现引发了市场对于数据真实性的争论。多家海外机构认为,中国实际GDP表现可能要低于6%,最悲观者甚至认为仅有3.8%的实际增幅。
花旗集团在其报告中称,7%的官方数据远远被高估,实际的表现应低于6%。凯投宏观则认为中国第一季度同比增幅仅有4.9%,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和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判断则分别为4%和3.8%。
新兴经济体数据受质疑是普遍现象,但中国经济的规模和重要性使得其数据更为市场所关注。
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国数据对于经济学家而言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和美国和其他经济体不同数据存在起伏不同,中国数据保持了相当罕见的平滑度。而中国数据的统计方式不仅存在矛盾性,而且也缺乏一致性。
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07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时,则更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经济状况,因此上述三个指标也被称为“克强指数”。如果参考“克强指数”的话,第一季度GDP也似乎“存在水分“。
在工业产出、用电量、工业利润、制造业产出和房地产投资等数据均十分乏力的情况下,7%的结果甚至引发了国内分析师的质疑。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其《7%不准?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一文中指出,“看到一季度公布的数据,做了十多年宏观研究,当场就醉了。” 任泽平表示,虽然官方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在7%,但微观观察到的经济速度可能已经在5%-6%左右。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Carsten Holz则认为,所有人都在猜测中国统计局如何获得GDP数据,但是极度缺乏透明度令这种猜测毫无意义。他表示,对于7%这样的结果,他不会太当真。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近几年中国统计局“专业程度”已经有所提升。在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的背景之下,统计局对于地方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少,以期更好的反应实际经济情况。彼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相信,虽然数据夸大不会彻底消失,但和过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