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始于江南,桐乡一带自古就有养蚕制丝的传统,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因此在桐乡农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
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演“蚕花戏”娱神、诸多生活、语言禁忌等,农历四月“蚕月”走进桐乡的乡村,处处活跃着与蚕相关的民俗活动。栽桑、养蚕、缫丝、 织布、拉棉兜、翻丝绵被等蚕桑相关的传统技艺,在桐乡乡村也世代相传。每年三月,这里的农民便开始了一年的繁忙生活,清明过后不久农民们就迎来了一年中第 一季蚕宝宝——春蚕,辛勤一个多月后便能带来丰收。
经济发达的今天,只有少部分农户依然保留着缫丝、织布等传统设备。在一些农户家里,还保留着古老的织布机,随着梭子的穿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刚刚翻好的丝绵被子雪白柔软轻盈……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如今,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矛盾日渐凸显的今天,蚕桑业的困境重重。桐乡市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养蚕设施的利用 率,在攻克发展规模经营遇到的“瓶颈”中,逐步走出一条创新转型之路。几年前,一张蚕种有28500粒蚕宝宝,蚕茧产量在40公斤左右,现在一张蚕种有 38000粒蚕宝宝,蚕茧产量在55公斤左右。
虽然如今对大多数农户家庭来说,养蚕只是“带带过”,年轻人更青睐于外出打工,曾经因为蚕桑生产地位而生的各种信仰、风俗也随之趋于濒危,但是悠久的蚕桑历史、与育蚕有关的习俗、蚕乡独特的蚕桑文化已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中,且代代相传。
蚕桑文化推动观光旅游热潮
陆游的诗词《野兴》写道“寓馆无常地,轻装不宿谋。迷途问耕叟,过渡上渔舟。野 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还家亦无事,随处送悠悠。”
野炊是桐乡清明之后,立夏时分固有的一种传统风俗。届时三五成群,找一场所,烧一锅有滋有味的”野火饭“。
近年来,在烧野火饭、采桑葚、感受蚕桑文化等各种活动上,沈莉高农业观光园成为了不少市民的选择。沈莉高农业观光园离桐乡县城不远,园区内建有桑葚采摘区、桑蚕文化区、休闲观光区、绿色养殖区以及蚕桑文化展示馆等。
年初,在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影响下,沈莉高农业观光园负责人沈卫星专门到工商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拿到了家庭农场的“身份证”,并成为梧桐街道首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
在沈卫星的家庭农场里,一排排观赏垂桑夹道而立、一只只土鸡在桑树林里悠闲地觅食……一个以蚕桑产业为主打的现代家庭农庄正慢慢形成。“随着种桑养蚕的农 民越来越少,蚕桑产业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建设蚕桑产业观光园,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蚕桑文化。”沈卫星介绍说,他专门从广州引进了一批果桑,现在农场里一 半以上的土地都种植了果桑,产出的桑葚不仅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连桑叶也可以食用。
舌尖上延续蚕桑文化
除了休闲观光,沈莉高还推出了各种与蚕桑有关的活动与美食。“桑叶是蚕宝宝的专享食物,把桑叶引入餐桌,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蚕桑文化。”桐乡市沈莉高农业观光园的负责人沈卫星对把蚕桑往食品领域延伸发展做了有益尝试。
将有机蚕蛹推广到餐桌,用桑葚酿酒,在沈卫星的眼里,蚕桑产业的延伸空间很大,他一直在围绕延伸蚕桑产业链做文章。桑叶面的制作成功,也是他将桑叶逐步引向餐桌的重要一步。
沈卫星介绍,桑叶面是用桑叶打成浆,再混入面粉做成面条,售价每公斤20元。桑叶面和一般的面条煮法一样。
“桑叶营养成分比较特殊,包括水、粗蛋白、脂肪、纤维,但主要一点就是桑叶粗蛋白含量高。”桐乡市蚕业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桐乡有丰富的桑叶资源,如果能“进军”食品领域,将更好地提升蚕桑产业的附加值。
除了制作桑叶面,沈卫星还专门聘请资深的厨师研究如何利用桑叶的药用价值做出美味佳肴,桑叶扣肉、瘦肉菊花桑叶汤等桐乡特色菜肴悉数登上了市民的餐桌。如今,他还尝试把桑叶加入鸡饲料,向游客推出营养价值更高、更加绿色生态的桑叶鸡和桑叶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