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第三届“中国·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湖州大剧院举行。中共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党委书记陈永华就大赛进行深入解读。
今年是织里童装大赛举办的第三届,相较于前两届大赛,本届大赛有什么新的创意点?相较于全国其他童装设计大赛,织里童装大赛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永华:一是赛事得到更多参与。今年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台湾等地1295件作品,是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二是与产业融合更紧密了。这得益于近年来我镇对童装设计理念的持续推动,为产业转型注入新动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做精做细产品,童装行业内设计风向标的地位更加巩固,大赛成果更加体现。同时即将成立的设计师协会,也为产业转型提供新活力。三是本地童装企业展示机会更多了。于设计大赛期间组织的中国•织里十大童装品牌评选、童装新品发布月,更多地为本地企业提供品牌展示平台,与大家共同见证织里童装产业的新面貌,打造“织里童装”整体品牌,促进产业和企业的良好融合。
相比其他童装设计大赛,织里童装设计大赛组办规模高——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专业协会主办。参与层面广——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设计师参赛。支持力度大——由政府全力承办,旨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成果应用好——本地企业与获奖设计师深度合作,促进了本地产业发展,引领了童装行业发展趋势。
大赛今年收到多少份参赛作品?我们在选择参赛作品时,主要从哪些方面去衡量?
陈永华:第三届“中国·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以童“话”为主题,大赛于2014年10月启动,11月上旬公告征稿,广邀设计精英以优秀的设计、优异的产品,一起寻觅、走进、表达、展示孩子心中的童话世界。大赛受到了业界各方的高度关注,企业设计师、服装院校师生、设计机构设计师和时装设计爱好者踊跃报名参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6个地区以及日本的参赛稿件1295幅。
此次1295幅投稿作品中有许多好的创意,童装设计是一门用心和眼睛还有灵魂连接在一起的艺术,作品评选要看能否切合主题进行创新,从选色、选材、设计理念、独特四个关键点进行评选,还要从大众的视觉角度出发,在作品展示中感受设计初衷、享受视觉艺术。
织里是国内知名的童装产业集群,其对童装设计人才也有很强烈的需求。对此,大赛如何结合织里的童装发展的实际,来为本地童装产业服务?
陈永华:举办设计大赛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引进专业人才。设计与人才对于产业的推动已经被很多领域证明了其重要性,织里童装设计大赛作为中国童装行业目前规格最高的专业性设计赛事,旨在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和创新,以发掘童装设计人才为重要使命,以期成为代表中国童装设计最高水准与前沿设计能力的窗口型平台。
本届大赛将延续上两届的做法,继续鼓励入围选手到织里童装企业进行成衣制作,由企业免费提供面辅料、技术、设备制作成衣。实践证明,对接的过程就是融入的过程,参赛选手们因此加深了对织里、对企业和对童装设计的了解,也让企业从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
目前首届大赛金奖获得者阮诺男正和浪漫小猪服饰公司在合作,而银奖获得者王霖也和春芽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在合作,第二届大赛金奖获得者李璇已开始在织里创业。同时,政府专门与中国美院上海分院合作,建立了童装设计中心,以这个中心为平台,关注着参赛的选手以及所有优秀的设计人才。对于其他的获奖选手和入围选手,政府也在持续关注中。
作为中国童装名镇,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童装产业的发展?
陈永华:2015年我镇将集中力量着重在两端拓展,着力优化产业层次。
一是严格依法管理。以“三进三提”为重点,市区镇三级联动,坚定不移推进童装产业综合管理百日行动,从源头上保障企业合法、房屋适用、质量安全,切实规范童装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优化调整业态。按照“双心双轴八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明确城市功能分区,严格规划管控。加大扶持引导力度,突出重点街区、重点路段,推进生产环节外发加工,鼓励发展以挂样销售、电子商务为主的新型业态。强化异地办园、基地合作,加快童装产业园区、砂洗印花园区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机器换人,50家试点企业引入打版、裁剪、吊挂等成套自动化设备,培育机器换人示范企业10家以上,争创全省“机器换人”试点示范基地。
四是积极拓展产业两端。充分发挥童装检测中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支持童装企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运营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童装电商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推进童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启动童装城仓储物流配套项目,加快周边地块开发,带动童装城旺市兴业。童装设计技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今后,我们将全力打造“织里童装”区域品牌,努力提升织里童装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童装“个转企”“小升规”规模化发展,鼓励注册商标和争创名牌;鼓励品牌联盟,如“壹童盟”“男生女生”等形式,通过品牌联盟,走抱团发展的道路;推动童装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加大品牌培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