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以来,美联储(Fed)对待加息的态度一直扑朔迷离,尽管时不时就有美联储官员站出来发表对于加息或早或晚的看法,但每一次仍会引起市场高度重视。
不可避免的,一旦美联储步入加息轨道,新兴经济体将受到明显冲击。那么,当美联储在年底前加息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亚洲哪些国家和地区最易受到冲击?
6月4日,彭博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对于新兴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等十个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估。得出的结论为,菲律宾和印度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弹性最大,而中国香港以及泰国受到的影响则较为明显。
报告指出,菲律宾经济增长稳健,资金流动稳定,且外债较低。同时,菲律宾的杠杆率也是十个进行评估的经济体中最低的。“这个国家的主要弱点来自公共部门,2014年菲律宾公共部门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债务由境外债权人持有。”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说道。
此外,印度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为印度GDP增长依然稳健、外债低且经济杠杆化并不严重,而印度的风险主要在于经常项目赤字、股市的潜在资产泡沫以及炙热的房地产业。
泰国作为最易受到美联储加息“牵连”的代表之一,主要问题出在国内市场。彭博报告称,泰国的民间信贷水平很高,2013年末时占GDP之比在154%左右,并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导致泰国房价在过去一年里实际增长15%左右。同时,负通胀率也拖累了泰国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陈世渊分析称,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和主要增长引擎或许并不像一些人预期中那样易受冲击。“高额外汇储备、较低的外债以及境外投资者所持有公共债务水平较低,这些都减少了外部冲击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从人民币汇率方面已经有所体现。过去1年,亚洲货币对美元普遍走软,而人民币是唯一的例外。根据彭博的分析,外部风险较高国家的货币跌幅最重,印尼和马来西亚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八位,过去1年里,这两个国家的货币对美元贬值最为严重。此外,过去1年亚洲地区的主权债收益率也普遍下跌,主要原因在于降息以及外部风险因素尚未被消化。
“这些数据还可以帮助我们将今天的易受冲击程度与2013年下半年‘减债恐慌’时期的情况做对比。”陈世渊说道。与当时比较来看,如今亚洲国家和地区普遍经济增长较慢,且金融压力较大。不过,较低的通胀环境则为放松政策来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空间,而且大多数国家较为强劲的经常账户将有助于度过这一轮美联储利率正常化的调整周期。
彭博经济部门的亚洲易受冲击度排名由十项指标组成:今年GDP增幅较上年的变化、通货膨胀率、经常项目余额、资金流的波动(包括投资组合和其他投资)、外汇储备与外债之比、外债占GDP之比、民间信贷占GDP之比、境外投资者所持有公债比例、实际房价上涨和股价上涨。
这些指标旨在衡量一旦出现诸如美联储加息之类的外部冲击,经济体自身以及对外的脆弱程度。这些国家和地区按照每一项指标分别排名,并将各个排名汇总,得出整体易受冲击度分值。低数字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不太容易受到外部冲击,而数字高则意味着容易受到冲击。
此外,对于目前美联储的加息进程,6月3日,美联储“鹰派”代表——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Bullard)对于近期加息的信心也有所动摇,“我认为在经济看来有一些疲软的时候,说要正常化利率是很困难的,6月份不适合加息。”
但他同时期待,美国经济数据可以在今年剩余时间有所改善,令美联储开始开启政策正常化进程。此前,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曾明确表示,美国这一轮加息将在今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