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杏灿马上就要迎来从东部来到中部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年而立”的关卡上,他却要重新审视整个行业以及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并且做出改变,这一切比他预想的时间大大提前。
顺应鞋业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原以为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可以暂缓压力,加上主要面向庞大内需市场,可以过上几年“太平”好日子,但提前而至的宏观经济形势大潮还是让丁杏灿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丁杏灿是康奈鞋业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由于过去一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传统制鞋产业市场份额缩水,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冲击,他开始筹划着企业的创新和转型。
和丁杏灿一样到宿州的还有一批制鞋企业家,近5年来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由东部来到宿州,刚刚“安顿”下来,又要面对新的抉择,而且比当年转移更需要智慧。
过剩产业与承接产业的抉择
“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试问谁不穿鞋?”在记者参加“安徽政协江淮行”采访活动期间,就宿州制鞋产业现状与发展,记者专访了宿州市政协副主席李令臣,他曾是宿州鞋城指挥部主要负责人,见证了几大鞋企入驻宿州。“过不过剩,看你怎么看。东鞋西移,是大势所趋。东南沿海地区制鞋行业遇到了‘用电难’、‘招工难’、‘征地难’等发展瓶颈,中西部和东北部皮革行业发展就迎来了新的机遇,东部制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了皮革产业转移步伐,也有力地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
“全世界制鞋产业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占有超过世界鞋业70%以上的生产量。”丁杏灿说,亚洲市场所针对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全球范围内的中低端市场,这些国家特别是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鞋业产业的大转移中把握住了机遇,依靠较低劳动力成本、迅速建立的产业链、高效快速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鞋业制造中心和国际品牌代工中心。
然而,近年来制鞋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渐渐显现,中国制鞋产业竞争压力很大,国内部分鞋企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一部分鞋企向东南亚转移,“现在东南亚和中西部地区相比,竞争优势占上风,所以,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制鞋企业时,必须将自己的优势与国际其他地区的优势考虑。”
“全国大的行业与产业,总体上看,都存在过剩难题,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产能就要关掉,对承接产业的地区来说,就看怎么选。”李令臣说,宿州采取的办法是,在市场机制环境下,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当地政府主导,实行产业有效承接,对于将要进入的企业,首要选择是企业实力,对于规模大、起点高的企业,地方围绕着它们建设园区,吸纳入园,形成规模优势,通过转移实现调整结构、置换产能,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和装备,培育一批高起点、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大企业。
同时,在确保资源环境前提下,更多注重产业链延伸和配套服务功能,强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如研发创新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网络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只有培育起新的竞争优势,才能留住转移来的企业,否则,你只会是一个中转站。”
鞋企的转型之路
转移到宿州的鸿星尔克集团总裁吴荣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技术、设备和工艺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像制鞋类企业,在沿海地区由于成本因素已无优势可言,要想在如此的环境下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无可能,只有利用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才能加大投入,实现产业升级,转移的真正目的是谋求调整和升级,获取更强竞争优势。
据测算,制鞋企业从东部转移到像宿州市这样的中部地区,其综合成本只是沿海发达地区的60%,而宿州与安徽省内沿江地区相比也有较大优势。“凭借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优势谋求产业升级,从而实现困中突围,这也是具有候鸟特征的制鞋类企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丁杏灿说。
据了解,目前宿州产业城拥有包括康奈、百丽、鸿星尔克等90余家国内知名制鞋企业及配套项目,总投资达346亿元,建成项目47个、在建项目26个。截至2014年年底,鞋城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2亿元。一期10平方公里鞋业生产工业园区建成后,将直接吸纳10万人就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达30亿元。
李令臣告诉记者,2010年年初,宿州市将具备产业集聚效应的制鞋业列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制鞋产业城。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宿州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制鞋骨干企业,与省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和制鞋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鞋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另外,集中力量为制鞋企业定向或订单培训制鞋产业工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