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全球服装进口市场,人们首先会想到美国和欧盟这两大占主导地位的进口方,其他国家和地区都位居其次。然而,近日美国知名时尚评论员大卫·伯恩鲍姆(DavidBirnbaum)作分析并指出,在过去15年中,全球服装进口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美国和欧盟的主导地位正在被逐步侵蚀。而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服装离岸价的下降是造成全球服装进口格局转变的主要原因。
GDP提高拉动进口增长
2000年,美国和欧盟在全球市场进口总额中占据54%的份额。如果将欧盟内的贸易也算在内,例如德国从意大利进口服装,这一比例提高到76%。在同一年,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四大市场的进口份额占全球服装进口总额的66%。
而到了2013年(距今可查询到的最新的世贸组织数据),美国和欧盟在服装进口市场的份额从54%下滑到40%,四大市场的份额也从66%下降到50%。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显然,部分国家GDP的不断增长促使世界服装进口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例如,从2000年到2013年,俄罗斯从几乎零进口发展到每年约进口90亿美元的服装,13年间,其进口额提升了2000%。同一时期,韩国进口服装增加了14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增加了102%,以及中国增加了92%。
大卫·伯恩鲍姆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服装并不会在未来有明显增加,除了中国。他表示:“全球服装产业格局的走向依然取决于中国。”
同期,美国在服装进口市场的占有率下滑了42%,而这并不是由美国国内服装生产增长造成的。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国内生产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
离岸价不会永久下降
大卫·伯恩鲍姆表示,经研究,美国进口服装总额的下降与服装产品离岸价下降密切相关。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3年,平均每平方米等值的服装产品离岸价从3.57美元下跌至3.21美元。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目前美国服装产品的离岸价平均为3.12美元,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2.5%。
大卫·伯恩鲍姆指出,离岸价下降的时代终将会结束,回顾之前的十余年是一些特定的原因造成了价格的下降。他分析道:“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迫使服装产品离岸价下降的重要原因。尽管经济复苏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最终受需求增长的影响,离岸价会有所增长。”
他还认为,中国是致使全球服装产品离岸价下降的另一个因素。“中国高效的生产率和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市场份额,不仅降低了‘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还迫使世界各地的工厂降低价格,以便与中国竞争。但是,凡事都有极限,当成本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生产效率的极限,那么生产率再高也无法平衡成本带来的压力。于是人们开始选择发展更低价值的服装,如采用更便宜的面料材质,降低缝纫技术标准等。当然成本降低,离岸价自然也随之走低。事实上,据调查显示,消费者并不愿意接受低价值的服装,即便这些服装的价格更低。”大卫·伯恩鲍姆这样说道。
贸易协定是发展趋势
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刺激了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服装进口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些国家服装出口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服装加工工厂甚至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为了保护自身的服装工业,各国纷纷设置贸易壁垒,可以说服装已成为世界上最具高度保护的产品之一。
大卫·伯恩鲍姆表示:“在现有的自由贸易体系下,服装出口国和服装进口国都有既得利益,因此谁也不想试图完全打破这种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出口企业将与工业化国家签订的免税协议看作是一种权利,希望通过免税出口服装获得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服装进口国认为免税协定是友国和战略伙伴彼此应给予的优厚待遇,也是维护稳定关系的手段。例如,欧盟为众多民主国家提供了免税政策;美国对中东战略伙伴及西半球邻国给予免税优惠。没有人赞成全球自由贸易服装协议,因为这一协议将破坏现有系统的社会和政治优势。”
正是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缔结根据区域等因素划分的自由贸易协定。例如,跨太平洋贸易协定(TPP)将对几乎所有成员国的服装贸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其中唯一的例外是美国。大卫·伯恩鲍姆认为,理论上来说美国的进口市场份额已经没有能力再增加了,同时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到美国的离岸价已经开始趋稳。据统计,美国本土制造的服装现在仅占有2%的市场份额,进口服装零售额占据美国市场98%的销售份额。而在欧盟,超过50%的服装产品均产自欧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