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京外中央企业总部新迁入,禁止新、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禁止设立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24日,《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正式发布,首次将城六区作为一个区域实施统一的禁限措施,同时加大禁限力度,这显示北京将更加严格地收紧产业底线。
城区禁限行业比例由42%升至79%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蒋力歌表示,《目录》(2015年版)是在总结2014年版实施经验、吸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要求以更严标准进行的修订,共涉及大类25项(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96项的26%),中类148项(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432项的34%),小类403项(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094项的37%),修订幅度大,涵盖面广。
她指出,新版目录中,全市性的禁限措施更加严格,全市性禁限的新增产业涉及小类共计599项,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由32%提高到了55%,增加了23个百分点。
同时,东城区、西城区禁限的小类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已经由《目录》(2014年版)的67%上升到79%。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四区相应的比例由42%上升到79%,增加幅度为四类功能区中最大。
产业禁限聚焦非首都功能
新版目录中指出,制造业执行禁限由242个增至416个,占比从45%增至78%,提高了33个百分点,尤其对一般性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中比较优势不突出的生产加工环节加大禁限力度。
北京区域性批发市场、物流基地多是以服务京外需求为主的大宗商品集散地,聚人多、占地多,属于典型的非首都功能。新版目录规定:“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未列入相关规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禁止新设从事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市场主体”,这实质上是从经营设施和经营主体两头下手,把住了区域性批发市场增加的源头。
今年北京市今年计划清退、转型150个市场,其中清退拆除80个,转型升级70个。上半年各区县已清退拆除60个,升级改造10个。
公共服务功能禁限也更加严格。针对优质教育资源在北京过于集中的问题,新版目录提出,北京全市“不再新设立或新升格普通高等学校”和“禁止新设立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
据介绍,北京市属普通高校招收京外学生规模有所下降,今年将减少4700多人,去年减少了3000多人;在职业教育方面,将根据产业疏解的内容与河北和天津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接,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北京还禁限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新版目录规定,北京全市“禁止京外中央企业总部新迁入”,城六区“严控其他总部企业新迁入或新设立”,“禁止新设立或新迁入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禁止新设立或新迁入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功能,包括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培训机构、学术类社团、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
首次将城六区作为一个区域统一禁限
蒋力歌介绍,目前城六区普遍存在着功能过多、人口聚集、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是大城市病最为集中的区域。
数据显示,城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0%,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9%。全市88家三级医院中有67家集中在城六区,89所在京高校中有64所整体或部分集聚在城六区。
她指出,《目录》(2014年版)制定时采用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这四类功能区的划分,《目录》(2015年版)则首次将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作为一个区域来实施统一的禁限措施。
为了让城六区人口密度降下来,在《目录》修订过程中,北京坚持严控增量资源在城六区聚集,能不增则不增,能少增则少增,重点对制造业、教育、卫生、社会团体、餐饮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禁限力度。比如朝、海、丰、石四区禁止新增任何制造业;存在安全隐患及未达标的之外,城六区不再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东、西城不再批准建立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和建设规模,禁止使用地下空间从事商业性经营等。
此外,新版目录对高耗能、高耗水、影响城市环境等行业进行了从严禁限,从增量入手,引导新增功能和产业的发展更加绿色低碳、更加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比如在全市范围禁止新建和扩建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全市范围禁止新建和扩建休闲健身活动中的高尔夫球场;东、西城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汽车修理与维护中汽车清洗服务等。
禁限保障民生和城市运行,不搞一刀切
蒋力歌表示,《目录》考虑保障民生和城市运行,像北京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禁止新设从事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市场主体,但符合规定的社区菜市场等农产品零售网点、符合规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对城市运行及民生保障发挥重要作用的项目、市场主体除外。“我们也听到一些担忧,担心菜市场不让建了,生活成本会提高,这里请大家放心,对符合规定、市民所需的农贸市场不会‘一刀切’”,“同样,我们对九年制义务教育这类基础教育学校并未限制。
蒋力歌指出,《目录》加大禁限力度不是说北京不发展了,而是为了瘦身健体、更可持续发展,将对非首都功能增量进行更为严格的禁限,就地淘汰、转移疏解、技改升级三个方向稳妥有序推进存量产业的调整,打出“组合拳”助力优化首都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进京津冀区域、城区和郊区之间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