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第二年,新政策对国内棉市的影响逐渐显现。在南疆地区考察中发现,在收储改为目标价格补贴后,下游纺织企业的日子好过了,但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棉花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亏损面较大。受此影响,未来棉花种植面积继续萎缩是大概率事件。产业人士认为,在此情况下,粗放型的种植和生产方式亟待改变,根据纺织企业需求提供相应品质的棉花才能确保利润。
在巴州尉犁县以及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沙雅、新和三县,提起去年棉花种植,不少棉农叫苦不迭,出现亏损是普遍现象,但又不能撂荒,撂荒后土地复耕成本更高。“去年尉犁棉花受风灾影响严重,只得多次复播。如果算上拾花费用,去年的棉花种植成本每亩在2300—2400元,但最终籽棉单产不足200公斤/亩。”尉犁县的种植大户谭元全有两千多亩棉田,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即使算上政府补贴,去年种植棉花仍亏损不少。
尉犁县中良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家征认为,目前对棉农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人工成本高。当地拾花费已上涨到2.3元/公斤,这直接拉高了种棉成本,农民种棉普遍不挣钱。如果不能解决成本高的问题,农民种棉积极性受挫,后期种植面积下降将是大趋势。
除了种植成本高外,部分农民抱怨即使算上补贴,去年的棉花收购价格也远低于国家公布的目标价格19800元/吨。实际上,由于统计口径原因,新疆部分“黑地”未纳入补贴范围,发放到棉农手中的补贴资金被摊薄,实际补贴金额低于政策标准,这对棉农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一些棉农甚至表示,今年再观察一年,如果还是这种情况,明年就不再种棉花。
与棉农的境遇相似,去年新疆不少轧花厂能实现盈亏平衡就算不错了。“去年我们收购籽棉11万吨,加工皮棉4.5万吨,平均销售价格在14000元/吨左右。由于注重控制风险,去年我们的棉花收购加工稍有利润。”新疆益康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朱永超认为,2014/2015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有两大特点:一是上千万吨的国储棉“悬在头上”;二是棉花供过于求,纺织企业对棉花品质比较挑剔。这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这种情况,朱永超表示,在今年的棉花收购中将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经营风险。“首先是拒收高衣分棉花,保证棉花品质。其次是与农民合作社展开合作收购社员的优质棉,从源头上严控“三丝”。这方面如果做好,即使棉花价格提高500元/吨,纺织企业也是可以接受的。最后是分等分级轧花,满足纺织企业的不同需求。”他说。
这种观点在新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中很有代表性。由于有了去年高价抢购的教训,加之今年农发行贷款政策收紧,不少企业对今年棉花收购态度谨慎。一些企业表示,一方面要保证棉花质量,高质才能高价;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形势不太明朗,后期会以销定收,控制收购风险。
尉犁县棉麻公司总经理吕秉正也认为,今年如果棉花开秤价稍高,收购加工企业的风险就会很大。尤其是第一年进入新疆收购棉花的企业,往往会忽视风险抬价收购,会对其他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