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汇率大跌,企业订单量减少明显,本想来寻找新机遇,但探底后发现,或许我们该转换市场了。“昨天,第十七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活动的最后一天,来自连云港的张均拖着大行李箱徘徊在展馆内,他沮丧地说,他们企业从事毛衣针织加工,欧洲是他们出口的重要市场,但今年以来欧元汇率跌幅较大,从去年的1∶8.4的高位,跌至近期:1∶7.2,订单量受到明显地制约。服装节期间,他参加了几场商贸对接会,发觉对于他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或许转战内销,做品牌才是他们目前最好的出路。
去年全国纺织服装出口形势遇冷,省内多家企业针对自身优势及时调整策略,掌握市场主动权,纺织服装出口额达480.16亿美元,位列全国第三。今年1至6月,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出口金额为209.7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88%。
中国的内销市场很庞大
“不好意思,这些衣服是我们设计师的作品,用来招商展示,不试穿不零售。”面对展馆内源源不断前来的询价的人群,韩饰商贸有限公司王璐璐有些疲惫。她告诉记者,他们是家集合品牌代理商,组织了十位韩国设计师参加这次国际服装节,希望借助展会平台,将作品展示给前来参会的服装企业和消费者。由于衣服设计款式时尚,每天都吸引许多的企业前来洽谈,很多参观者要求当场购买。
“其实,中国的内销市场很庞大,所以我们打算寻求企业合作打开国内市场。”王璐璐告诉记者,在国内被广泛传播的韩国东大门服装批发市场,新建了一座三层高的批发楼,那里每天都聚集无数名前去进货的中国客商,整座楼4000多家商户,每个月的销售额达3亿人民币。若此次活动能促成合作,国内进货商不出国门便可采购到韩国设计师的时尚服饰,且国内也拥有了自己的韩饰品牌,其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在展区内,同样看好国内销售市场的还有华艺集团营销中心业务经理周小军,他告诉记者,华艺原是一家专门从事贴牌加工的外贸企业,受国际市场萎缩影响,他们开始调整市场份额,主攻国内市场,实行直营店销售,如今企业仅速写风格一类的男装销售额就达千万元。
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面对国际市场周期性变化,有企业转战国内市场,也有企业通过整合海外市场资源和设计创新资源,提升发展质量。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通过掌握话语权来争取市场主动权。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毛纺生产企业和高档服装生产基地,阳光集团为抢占市场份额,实行“核心独有技术+品质稳定性=最终定价权”,在劳动力日益紧缺、产品成本不断提高、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左右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加强科技研发,使新产品的利润率上升至10%—15%。并获得了“世界名牌”和“出口服装免验”荣誉。去年,阳光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46.97亿元,其中,外贸出口达4.77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毛纺织面料供应商。
面对世界服装业的重新洗牌,晨风集团则把“后配额时代”的应对策略归结为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业升级。其主打衬衫产品通过出口免疫审查,并在昆山、宿迁、金坛相继布局三个大型服装生产基地,为打造一个以出口为主导、服装为龙头的大规模综合配套集团加码。
不管内销、外销做“品牌”才是关键
“再也不能号称专业从事代加工‘一百年’了,因为代加工的优势已经远离我们了,做好品牌才是王道。”准备回去转换市场的张钧告诉记者,展会上他发现如今与国际大牌的合作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来料加工,国外卖家更希望他们提供的是从原料到最终服饰设计,全套的方案供其选择。国内外贸出口企业已经不再是制造商,而是提供配套方案的品牌服务商。但不管做外贸还是做内销,都得做出“品牌”。
“企业要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上大部分的企业都已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江苏省首家出口服装免验企业的华利达集团虽与“BURBERRY”、 THE NORTH FACE、UNIQLO)等国际知名品牌保持了合作关系,并成为优衣库海外最大的外套生产基地,但依旧在不断打造自主品牌“王子甲”。
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了解,目前,江苏纺织服装行业中,内销品牌已经开始发力,外销品牌也不间断的调整,逐步与国际大牌结对,在成为高品质优质服装供应商的同时,打造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