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由于中国经济正在减速,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 开始在华裁员。工程机械厂商小松和太平洋水泥将在中国裁员约10%。东洋制罐撤出在中国的饮料罐制造业务。在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的经济政策的刺激下, 中国建筑等行业的投资急剧增加。目前,这些行业的设备和人员过剩尤为明显。由于人工费上升,企业为了获得订单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一些企业被迫缩减了业务 规模。
日本经济新闻网11月16日报道,小松宣布2015年度在中国当地裁员约500人,相当于当地员工总 数的10%。公司内部将募集自愿离职人员,派遣员工等的合同也不再续签。和2013、2014年度两年裁掉的500人相比,2015年度的裁员人数翻了一 倍。由于建筑工程减少,小松2015年4~9月的在华建筑机械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44%。
神户制钢子公司神钢建机也将在2015年底前将杭州工厂和成都工厂的人员削减约200人。这两处工厂共拥有员工约1500人。
裁员浪潮也扩展到了建材厂商。太平洋水泥也在开始在中国公司募集自愿离职的员工,计划到2016年度将3处在华水泥工厂的员工人数削减相当于总人数10%的100人左右。
雷曼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建筑机械和材料等行业的设备投资急剧扩大。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下行,中央政府呼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 投资,但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行动迟缓,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企业为了拿到订单,展开价格竞争,导致业绩恶化,陷入价格进一步下滑的恶性循环。
出现明显生产过剩的不仅是建筑机械和建材行业。东洋制罐将解散生产和销售铝罐的在华子公司。受当地企业增产的影响,价格竞争日趋激化,东洋制罐子公司的收益不断恶化。
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等也导致了设备投资的减速,生产机械制造商的经营受到挤压。机床厂商津上精密机床在11月12日下调了2015财年(截至 2016年3月)的合并业绩预期。最终纯利润同比大幅减少66%,下滑至18亿日元。原因为在华销售额较上年前减少了一半。
在直线运动导轨设备占全球份额第一的日本THK在2015财年的纯利润预计也将同比大幅减少41%,减至133亿日元。此前预期为231亿日元。
在制造厂商纷纷裁员的另一面,零售业却不断增加人手,维持高水平的开店速度。运营“优衣库”的迅销将继续每年在华增开100家店。迅销董事长柳井正表示, “中国将成为生活大国”,认为中国消费能力的强劲增长势头仍将继续。运营“无印良品”的良品计划则提出到2016财年(截至2017年2月)将在中国开设 200家店铺,比目前店面数增加50%。
反映中国个人消费动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0月同比增长了11.0%,维持了强势增幅。中国的人工费上涨对企业构成压力,但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日本企业的在华零售构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