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为什么这么红?是因为网红有大量的草根粉丝。但网红的群众基础牢靠么?会不会是一群“乌合之众”?法国社会学家勒庞首先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将没有理性的群体喻为乌合之众。时隔百年之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乌合之众”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网红已经觉醒,你却还在做梦
乌合之众是指一群容易被煽动的非理性群体:他们没有理性的逻辑分析能力,只会被具象的形象影响。断言、重复、传染、尤其名望等洗脑手段,都能轻易突破他们的心防。一个来自阿根廷的姑娘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为我们验证了网红时代,粉丝是怎么样一个群体。
阿梅利亚,来自阿根廷,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但她决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红。她深知声誉对一个网络红人的重要性,于是先在网络上为自己编织了一个普罗旺斯贵族小姐的身份,然后赋予了这个美丽公主一个美丽的故事:因失恋来到美国洛杉矶寻找新生活。并通过发布一系列奢华的生活照片来诠释自己的身份,吸引粉丝的注意。
通过一年半的努力,阿梅利亚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个网红,她instagram上圈粉数万之后,突然坦白说一切都是按照剧本在演绎,为了成为网红,她染了自己的头发还换了家具,只为了看上去更像一个贵族小姐。而她此举的目的竟然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思考能力。她的照片和故事曾被放到伦敦艺术馆展出,反响强烈。
不是网红的总统不是好总统?
《乌合之众》本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研究社会运动中群体心理的书籍,书籍最后着重研究了选举行为。然而百年前的选举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竟然依然受用。网红特朗普、特鲁多等一代名人能进入政治视野就是明证。
贾斯汀·特鲁多是加拿大的总理,现年44岁的他依然在网络上拥有超高人气,当年竞选成功要归功于他网红身份的背书。外形酷似好莱坞男星的特鲁多,做过演员,早在成为总理之前,他就已经在网络上收获了万千粉丝的爱戴,网友们对他的喜欢可能仅仅因为他出众的外表和亲民的形象,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中也有一人以网红身份出道,他就是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人,唐纳德·特朗普。与特鲁多相似,选民关注特朗普并非源于他政治手段的高明,而是他奢靡的生活方式、“炫富”和大胆的言论。而这一切,无一不是选拔网红的标准。如果特朗普当选,那么美国两党日后是不是应该考虑,从打造网红开始培养总统候选人。
难道我们连一个邮筒都不如?
不要企图让大众去思考问题,具体形象的东西最适合做群体的食物。前不久,东方明珠附近的一个邮筒火了,起因是鹿晗曾与该邮筒合过影。照片在微博上发布之后,引来鹿晗粉丝集体半夜排队求与邮筒合影直到第二天队伍仍不见尾。作为一个邮筒,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有做网红的出头之日。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求对面东方明珠心理阴影面积”。
看到这里,我想求勒庞的心理阴影面积。百年前的他,一定想不到,科技在变,“乌合之众”仍不变。互联网并没有让大众变得理智,反而为乌合之众提供了栖息地,让这个群体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机聚集,随时消散。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最终目的是粉丝变现,与政治宣讲不同,网红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在追逐金钱的路上,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更可怕的是他们也带偏了别人。网红在由普通人向意见领袖身份转换的时候一开始或许会不适应。但既然有了号召力,接受粉丝金钱馈赠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份责任心,倡导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网红时代的大众更容易被愚弄,这样看“乌合之众”更像是一个警醒性的词语,呼吁网友理性看待网络出现的繁荣,任何美丽的事物背后都会有不为人知的丑陋一面,任何轰动的故事都有未被公开的前因后果。那些被追随的网红,或许转身已经不认识自己塑造的网络形象,而那个活在网络的红人或许就是你理想中的自我写照,既然如此为何不让那个你向着阳光微笑,迎着春风奔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