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本土运动行业经历持续低迷潮时,不少企业曾将目标瞄准户外用品这一细分领域。但现在来看,顺应市场发展的定位并没有给福建哥仑步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哥仑步”,代码:835494)带来更多优势。根据5月23日的最新公告,其公司印章已被住所地公安部门收管。
国内市场,户外用品企业中较为受关注的即是探路者(300005,SZ)。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哥仑步福建总部了解情况时,其内部人员透露,早期业内会将哥仑步同探路者相提并论。但发展至今,探路者已然形成生态圈,尽管哥仑步一度意欲后来居上,可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早已对两者的竞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业务版图差距明显
在于201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哥仑步提及的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了全球顶级户外服装品牌哥伦比亚、美国上市公司VF集团旗下的乐斯菲斯、德国第一户外品牌狼爪等,其中唯一点到的国内品牌仅有探路者。
和哥仑步相比,探路者成立的时间较早,不过,在其2009年于创业板上市时,哥仑步300多家的门店数同其差距并不大。但就最为直观的业绩数据来看,两者却有明显差距。
2015年,探路者的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08亿元,同比增长达121.99%;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降低了10.50%。
哥仑步至今还未公布2015年度的业绩报告,不过根据公开资料,哥仑步此前的业绩并不靓丽。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月~5月,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021.22万元、14836.43万元和6870.57万元,2014年较2013年下降29.42%;分别实现净利润532.12万元、-4072.88万元和459.06万元,2014年亏损较大。在业务版图上,哥仑步自成立至今的变化也并不大,仍旧聚焦于户外用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而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探路者则是在上市后动作连连:通过绿野网等线上户外门户,快速切入到休闲户外体育活动的线上入口;通过增资控股了行知探索旅行社,开始布局深度体验式主题旅行;此外,其还投资合作设立了探路者体育产业并购基金。
到现在,探路者已经形成其“户外运动+旅行+体育”的大户外生态圈。
行业集中化正在发生
在业界看来,探路者2009年上市是抢占了行业先机。但就外部环境来说,对哥仑步来讲,某种程度上是“公平”的,为何其发展路径和探路者却相差如此之大呢?
“表面看哥仑步是因为经营不善、管理不善,但背后的问题更多些。一方面,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融资成本很高,会因此引发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在大的市场背景下,它自身的管理也存在问题。”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指出,在2009年,尽管哥仑步门店数量和探路者差距不大,但店铺质量及品牌知名度差距已经显现。相比探路者,哥仑步在发展上也略显保守。
在分析人士看来,过去的一段时间,哥仑步在电商上没有抓住发展机遇,实体渠道上也相对保守,管理没有较大的创新,产品又乏善可陈。事实上,在去年底公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哥仑步曾表示要实施“+互联网”战略,推进 O2O布局。不过,此后其并未有太大的动作。
马岗指出,相对运动品牌,户外品类的整体市场份额比较小,因而企业也面临突破成长瓶颈的问题。“探路者现在是在多元化地扩张。但说大体育,探路者的布局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分析人士最后表示,越往后走,行业越会走市场集中化路径,综合能力强的企业会处于领先位置。“体育用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很高的,能被消费者记住的也就几家。未来户外用品这块和整体的体育用品行业一样,势必会有一些小企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