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曾因资源优势起步发展也较为发达的江苏盐城传统棉花主产区内的中小型纺企进入相对“稳定温和” 状态。 据与大丰、射阳等部分中小型纺企经营者交流了解到,当地中小型纺企进入相对“稳定温和” 状态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近几年棉花市场起伏动荡,不少低能的小散户被市场淘汰,且比例较大,尚有规模但因底子薄、市场窄、产品技术含量低等的纺企多数也被重新组合或转型,目前还撑持于市的几乎算是商战的胜利者。虽然棉市动荡的警报仍未解除,但毕竟惨烈交战己经过去,尤其是价格大战的“过山车” 重来的可能性己很小或根本就不会再现,所以,企业的生存心理有了相对的稳定。
其次,目前储备棉、新疆棉两大原料市场供应主力,基本可以保障纺企的需求,而各产、销区棉业经营类公司灵活丰富的地方零散资源供应,也使许多存市小企没有了原料组配的后顾之忧。
再次,即如今的棉花纺织市场,公开而透明的利润空间,使企业将更多的赢利目标转移到了企业管理和技改创新及市场的深度营销上,而从广义上看,涉棉涉纺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得相对更加稳定,大家都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环境中生产、管理、营销,那种暴赚暴亏的情形已成历史旧话。当然,从现在的纺企生产接单和生产走向来看,大多数企业也纷纷反映业务的量不比过去,从基本面上分析,这与经济调整,需求削减,消费变化有关,但体现到产业型企业,当然就成了产销规模和量与质的缩减。对此,业内人土也坦诚,这一来自宏观形势下经济的下行,也使不少企业改变了经营策略。例如,企业缩减原料及产品库存,努力使企业效能更进一步优化,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时刻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还有些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坚持走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路子,所有这些表现都是在市场的变化中应运而生,是弄潮儿经过摔打后产生的严肃思考。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好事,是市场发展变化的必然。
但是,“稳定温和” 也非企业发展的目标追求,任何一个企业都必然怀揣高效发展的梦想。或许,我们遭受近年棉市锻炼而胜出的纺企兄弟,不妨先居稳思考,积蓄力量,创新思维,进而谋求突破,以高大新精而东山再起,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