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于8月9日发布的2016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7%。
专家认为,三季度CPI或呈现下降趋势,四季度受天气因素影响,CPI或将小幅回升;而PPI降幅持续收窄是未来几个月的趋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受季节和气候因素影响,CPI在7月份环比呈上涨趋势。
7月份全国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强降雨对鲜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较大影响,致使部分地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分地区看,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鲜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16.2%、14.3%、13.3%和12.8%。
“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主要受猪肉价格下滑影响,因为去年同期猪肉价格涨幅最大。除猪肉价格以外,像水产品、水果、蔬菜价格环比都高于历史同期,尤其是水产品价格。”苏剑说。
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增速自6月份首降以来继续放缓,7月份价格同比上涨16.1%,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5%。
苏剑认为,从7月份CPI数据看,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但到四季度时受天气变冷影响,CPI可能出现小幅回升。苏剑预测,随着天气变冷,诸如水产品等价格环比增速高于历史同期价格水平的现象还将更加明显。石油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物价水平可能在7月到8月间触底,后期会出现反弹。”
7月份,PPI环比、同比皆好转。PPI环比由降转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来环比价格为正的总态势。PPI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PPI降幅延续了上月的趋势,呈持续收窄的态势。
苏剑表示,造成我国PPI降幅继续收窄的原因是2015年年底的基数效应造成的。2015年的基数处于负的4%—5%之间,而今年同比增速开始慢慢回升,一路呈上涨趋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于秋梅分析指出,7月份PPI环比变动的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由降转升,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本月分别上涨2.5%、0.4%和0.2%;二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纺织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0.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9和0.5个百分点;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继续上涨。7月PPI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表现显著好于预期。例如7月份有色采矿和有色加工价格同比降幅分别缩窄了5.5个和4.1个百分点,钢铁和煤炭行业的价格同比降幅亦放缓。这表明PPI好转的另一个原因是去产能预期的加强。受供给侧去产能影响,PPI环比、同比皆好转,利于企业盈利改善。
基于上述分析,苏剑预测我国的PPI到今年年底之前的某个时刻,降幅可能会收缩到零,或将实现转正。
此外,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供给侧去产能推动黑色系和有色商品价格回升,PPI延续上升,但难以传导至CPI。考虑到房地产销量下滑、信贷增速放缓、货币政策暂时中性、翘尾因素下降等,预计三季度通胀延续下行,CPI最低下行至1.5%左右,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利好债市。PPI回升利好商品和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