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潮流的更替,来源于面料科技的不断创新。服装设计师的工作,首先是从面料选择开始的,有时候一块布料往身上一披就是一件衣服。”初次见到彭倩青的时候,她正在面料市场为今年公司秋冬季新款挑选布料和配饰,她一边认真对比每块布料的花色和触感,一边这样向记者讲述布料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彭倩青,来自湖南,学的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她告诉记者,她之前从未接触过服装设计,只是有一些美术功底罢了,进入大学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参加比赛。通过和企业合作制作成衣,才接触到服装设计的整个流程,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她认为设计服装的乐趣在于,设计不断加强或者弱化的过程都是呈现了设计师对服装本身的理解,而灵感则是最直接的情感链接,它能使人有带入感,这也是以设计师为主导的独立设计师品牌的核心。“我希望传达出去的理念都是顾客会懂并且会思考的一个话题。从一开始的衣服形态到面料手绘制作,包括后期的刺绣、珠花、配色,衣服上满满都是设计语言,都是来阐述主题的。”彭倩青说道。
但是大学毕业之后,其他同学或是直接开始创立工作室做品牌,或是去企业工作,积累经验,彭倩青却选择了“脚踏两条船”。谈到当初为何这么决定时她说:“因为在企业学习的是更加市场化的东西,服装设计本身在考虑到创新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一边工作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一边将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室上,我认为对自己的品牌是非常有帮助的。”
虽然这一选择让她在毕业后的两年里面临比别人多一倍的辛苦,但她从未想过停下,不过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在企业的工作经历让彭倩青获得了经验和知识上的积淀,她设计出来的作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名气也越来越大。
彭倩青告诉记者,服装设计不同于其他产业,因为它有一个重要的联系媒介,就是必须通过消费者加之鉴定设计的成败。“东西做得再好,如果没有人买,最后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所以设计师不能光考虑自己的设计理念,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彭倩青表示,一定要协调好设计师品牌的个性化风格与市场大众化品位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商业性作为设计的首要条件。
村上隆曾说过:“艺术离开了商业,便是失魂之作”。每年数以万计的设计师品牌在中国诞生,而其中不到1%的品牌能够活下来,并继续经营着。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设计师只能是设计师,而不能成就一个设计师品牌。鉴于国内的经济基础及设计水准,把功利作为评价之核心,以人为设计目的,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