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时,天门城区,景天棉花集团老厂区一片静悄悄。
旧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落满了灰尘,墙上鼓励生产的标语还在,却难以寻觅女工们忙碌的身影……2个月前,这里已经彻底关停。
与此同时,5公里之外的天门高新园,刚刚落成的景天集团现代化棉纺工厂里机器轰鸣。
生产车间干净整洁,一排排纺纱机飞速运转,纱线在车台上盘旋飞舞,不见棉絮漫天飞……5天前,这个投资5.5亿元的新厂开始部分投产。
一增一减,一进一退,我省最大的棉纺企业——景天集团,演绎供给侧改革背后的勇气与智慧。
壮士断腕 砍掉落后产能
白墙已经发黄斑驳,机器已老旧生锈,写满岁月痕迹的老厂房外,杂草丛生,秋风吹过更显萧瑟。
43岁的纺织女工马红霞静静地站在车间的一角,“现在机器停了,这么安静还真有点不习惯。”
她眼前的这一排排纺织机,过去17年一直是“吵个不停的”,伴随她从青涩少女走入中年。
7月20日,景天集团老厂区厂房,车间5.7万锭的棉纺设备全面停产,247台套落后设备开始拆除。“如今这些设备,只能当作废铁卖掉。”董事长助理黄文涛有些惋惜。
更大的损失是产值。老厂拥有5.7万锭的生产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以上规模的纺纱厂,每年能创造亿元产值。
关停整个厂区,对于景天来讲,不啻于一次“壮士断腕”。
为什么关停?黄文涛坦言,是由需求侧“逼”出来的。
这批设备产于上世纪80年代末,能耗高、产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虽然每年都投资百万进行技改,但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质变才能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董事长潘建培认识清醒:“小打小闹”的技改只能维持生存,淘汰落后产能,由低端到高端,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事实上,在整个棉纺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正是由于持续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才使得景天逆势而上,连续五年成为全省百强企业,稳居全省棉企之首。
脱胎换骨 百亿航母起航
500台现代棉纺设备排成方阵,机器轰鸣声中,雪白的棉花瞬间变成了棉纱。
主产品60s纯棉纱单纱平均强力160cn,比老设备产品提高30%,条干均匀度1.7cv%比原设备大大改善……新工厂产品实验室里,电脑屏幕跳出一组数据。“试生产三天,产品质量已基本稳定。”已升任新厂副厂长的马红霞非常兴奋:新厂设备升级了,产品质量也水涨船高。
9月26日,投资5.5亿元的自动化功能性复合纺织材料生产线投产,马红霞和200多名熟练工人转战新厂。
前纺车间里,进口清钢联设备已调试完成。“这套设备可自动均匀喂棉,清花、梳棉、并条等前纺环节全自动化,而且三个工序减少到1个。”几天下来,马红霞已熟悉新厂的生产流程。
自动化设备的大投入,带来看得见的技术红利。主抓生产的总经理张翠萍介绍,整个生产线在减少三成用工的同时,实现了节能减耗,仅用电一项,吨纱用电可节约300度。
设备在升级,产品也在升级。主打的64支纱等全棉高支纱产品,每吨可卖到3万元,远远超过大众纱价格,且供不应求。
发力供给侧,创造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景天集团在关停部分生产线、实施退城进园的情况下,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1.9亿元和11.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入库税金同比增长37%。
9月初出炉的2016湖北企业百强榜单中,景天集团第五次上榜。“新厂全面投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潘建培信心满满:百亿棉花产业航母正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