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染企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高污染”。但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桃源镇的吴江加力加染色砂洗有限责任公司,却没有闻到任何刺鼻的气味,而厂区旁边不远就是居民区,敢把印染企业开在居民区附近,也证明了企业的底气。
“现在我们的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江苏省太湖流域DB32/1072-2007排放一级B类标准。”加力加公司总经理朱爱光介绍说,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治污效果,主要得益于企业前期在环保治理方面的高额投入。近三年来,加力加公司已经陆续投入1亿多元用于技改、淘汰落后产能及治理污染等方面,其中对污染物处理设备已进行3次提标改造,COD排放量减少了25%,废气污染排放减少了40%左右。
据悉,近年来,加力加共投入1400万元用于废水处理提标工程。“混凝气浮是工业污水预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一次性投入和运营成本比较高。新增的混凝气浮工艺光设备一次性投入就要近300万元,
占到整套装置总投入的20%,仅仅预处理阶段就减少了50%的污染物,而且每个月需要增加10多万元的运行成本,虽然成本高了很多,但是这钱花得值。”朱爱光说。
除了废水污染,废气污染也是印染企业的一大顽疾。近年来,加力加已投入500多万元对锅炉设备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工艺改造,去年还投入480万元为厂内的定型机安装了4套先进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处理后定型机废气经监测其颗粒物、油烟等指标远远低于行业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
烟尘排放是国家排放标准的1/2、脱硫排放是国家标准的1/4、颗粒物和油烟排放是标准的1/2……如今,加力加的各项排放指标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我们燃煤锅炉的处理设施是按照热电厂的烟尘烟气处理标准来建设的,而且在很多要求上甚至比热电厂还要严格。”朱爱光举例说,企业从锅炉燃烧的“源头”燃煤入手,在与热电厂采用相同处理设备工艺的同时选用质量更优的煤炭,每吨煤炭比热电厂用的煤炭要贵200元,每年光是在煤炭的使用上要多花200多万元,但换回的是烟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
近些年,加力加公司在污染物处理设备改造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朱爱光却乐于在这方面“砸钱”,虽然运营成本增加了,他并不觉得吃亏。他说:“我们企业处于桃源镇中心位置,身上的责任当然就更重些,而且随着治污成效的凸显,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不少。”
前期的治污投入夯实了企业基础,生产工艺更加成熟、高效,设备利用率也比以前有所提高。朱爱光说,以前因为环保问题有时候不能正常生产,现在的产品质量更稳定,简单来说,就是产品色彩更鲜艳,布面更加柔软了,正品率提高了10%,而且订单量也增加了35%,这也说明,前期的投入没有白费。今年1~8月,加力加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贡献税收也同比增长了30%,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