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人民的关注点大多会成为两会的热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博导的赵丰馆长在两会前方,新华访谈中也为我们带来了他的声音:
精彩观点:“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更像交响乐
赵丰介绍,丝绸之路首先在中国开始,但是真正的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最终在2014年的6月22日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被大家承认,正式成为世界遗产。因此,他建议将6月22日定为国际丝绸之路日。
赵丰希望,在未来的这一天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以及各行各业都能共同为丝绸之路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宣传与推广。 他认为,“一带一路”不光是中国的事,它不是独奏曲,它更像是交响乐、协奏曲。
非遗的传承一定要注重创新和设计
赵丰认为,非遗的传统工艺都非常好,但是设计比较弱,因此他建议非遗的传统、精美工艺都应当和当下的设计、时尚以及今天人们的生活所结合,否则,还是很难被好好地保留。因此,在今天非遗的传承里面一定要注重创新和设计,特别是设计的创新。在他看来,传承价值高的主要是传统的手工艺和天然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在图案、设计、色彩等方面用今天的审美观念来设计,才能做好非遗的传承。
丝绸的生命力就在于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丝绸是很古老的物品,赵丰指出,丝绸的生命力就应该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
丝绸是中国很有特色的面料,特别应用于高端和富贵的地方,丝绸最早的时候被使用是作为一种祭祀的材料。人们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蚕作茧自缚把自己包起来,因为有破蚕茧升天的过程,古人认为丝绸是非常神圣的东西,也变成礼仪等级的象征,只有皇帝、百官等等穿着带有特殊符号的衣服才能表现他们的身份。后来丝绸变成一种美的象征,变成时尚。人们喜欢丝绸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它非常健康、舒适对人身体很好。
丝绸在中国外交中起着原动力的作用
赵丰介绍,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丝绸,一个是路。现在我们关心的比较多的是路,但丝绸却在这条路上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因为人们首先是对丝绸感兴趣,当时丝绸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慢慢地,丝绸从东往西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对东方生产丝的国家开始有所了解。西方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个能生产丝绸的地方后,把寻找通往丝绸的路称做丝绸之路,因此,丝绸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