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在上海正式发布《2017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白皮书》,白皮书显示, 2016年,中国奢侈品整体销售额达到498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21%,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酒类奢侈品占中国奢侈品市场绝对主导地位,比例高达76%,服装鞋类消费次之。
随着奢侈品品牌全渠道建设的加速和奢侈品消费趋势的改变,线上奢侈品的渗透率将逐渐加深。2016年,全球奢侈品线下渠道实际销售额同比增长仅2%,线上奢侈品销售增长率则高达12%。
寺库调查发现,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个性化特征——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大军平均年龄30岁,主要集中在28岁至37岁之间。他们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年轻10岁,比美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年轻15岁。在迅速增长的线上奢侈品消费品市场,年轻的中国消费者悄然起了变化——他们的消费不再忠诚于某个特定的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是否与自己的生活相契合。
特别是随着千禧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一批古老的非遗变身本土原创品牌,成为高端消费的中国力量。相比于线下奢侈品的消费群体,他们选购产品时更为看重产品的时尚性、设计感以及某些文化层面的因素,同时更为注重产品对个人带来的感受,这就为中国本土原创品牌的壮大留出了空间。
早在2016年,寺库就打造了“寺库名物”这一独立平台,专注于挖掘具有传承价值的民族精品,祯彩堂、慢物质、玉成窑、朱炳仁铜等以传统非遗为核心工艺的原创品牌,得到了大批高奢消费人群认可。
以祯彩堂的缂丝织艺为例。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的最高巅峰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因为图案精美,工艺极为复杂,得之不易,因而又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在以“苏州工”闻名的苏州,丝绸业已是苏绣、宋锦的天下,而真正的“丝中圣者”缂丝手艺人已经不足500人。祯彩堂的作坊主人陈文出身于设计专业,她坚持以设计为核心,带领50多人的团队,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缂丝日用品。在寺库“名物”平台上,有祯彩堂的缂丝配皮手拎包、笔记本、钱包等商品销售。
还有专做金木镶错金工技艺的“慢物质”团队。他们四个月行走大凉山,拜访打铜匠人,重拾这门3000年历史的古老手艺,并融合现代生产技术加以改进,推出了措铜茶具组,将传统手艺用于定制茶器制作,并实现一对一私人定制。一整年,一群夜以继日的人:斩木、錾铜、研器,毫厘斟酌,百般推敲,制作出了被称为“笔墨方”的产品,用一个盒子实现了笔墨纸砚便携集成,成为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传统书房。
在寺库上,这些凝聚了非遗精髓的“名物”并不便宜,比许多埋没在乡间、灰头土脸的同类身价上涨了不少。一个造型与Gucci Speedy 30相仿的祯彩堂缂丝包售价4700元,售价比后者便宜了2500元。慢物质的笔墨方售价1000多元,称得上精致不贵的文人礼物。
“我们有那么多的非遗文化、工匠,不该只是谈及其中的精神,互联网也不该只做减法做贬值的事情,寺库要做的是互联网消费的增值。”寺库CEO李日学表示,“要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市场,让更多人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