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的油门越踩越深了,但重要的是,如何转化出更强而有效的动力。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推动落实《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开展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重点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柱是以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受体制机制不完善、结构性和资源性矛盾凸显、市场化水平偏低等因素制约,这些企业亟须混改和重组。
“重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很有必要,是件好事。”听到上述消息后,东北某国有企业一位中层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过去这几年,我们感到很大的压力。”
加块改革
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的重头戏,也是东北转型改革的关键。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张国宝曾表示,对东北经济、对东北的改革,央企应承担重要责任。东北的国有经济比重大,尤其是央企比重大,在东北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经济不好,东北改革不深入,央企是难辞其咎的,负有重要责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曾撰文分析,东北国有经济占比偏高,国企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尤其在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国企改革不率先破题,全面振兴东北将困难重重。
他建议,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调整国有资本布局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手段,以开放合作为动力,加快推动东北国资国企改革。
严鹏程在上述发布会上明确,将开展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重点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
重组改革是东北振兴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政策“组合拳”中的一项。国务院2016年11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其中就曾提到,组建若干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
虽然严鹏程没有具体透露将有哪些重大企业参与联合重组,但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官方资料中注意到,国家发改委振兴司曾于2016年5月组织召开了东北地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当时,一汽集团、一重集团、哈电集团、鞍钢集团、中石油集团及大庆石化、吉林石化和抚顺石化等企业悉数到场。会议指出,央企应在新一轮改革中起好带头作用,通过改革把企业做优做强、提升行业内影响力的同时,要注重加强企业与地方的深度融合。
事实上,为了帮助在东北地区的央企加快改革,一重和哈电集团2016年都已“换帅”。当年5月9日,时任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兼任一重集团董事长,东方电气原总经理斯泽夫也在当年5月25日调任哈电集团担任董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李锦表示,东北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成效不明显,主因是没有形成三个合力:一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二是国企和国企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三是政策文件没有形成合力。他认为,要在实现清理退出一批、破产一批、重组一批过程中,发展混合所有制,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够有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难点不少
营商环境不佳、民营经济不发达、市场化水平偏低、人口和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等成为东北振兴绕不开的几大难点。
2017年,债券市场共有49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主体主要集中在辽宁、内蒙古、山东等地,有七成是民营企业。进入2018年,很快又爆出了15丹东港PPN001本息违约、15川煤PPN001利息支付本金违约和16大机床MTN001利息违约的消息,其中有两起发生在东北。事实上,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和投资环境不佳等原因,东北成为了债务违约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债券违约的频繁发生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东北民营经济的疲软。Wind资讯和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87%,其中民间投资增速为-16.19%。事实上,这对混改和重组造成较大制约。
吴琦表示,其他地方企业混改、重组的问题在东北地区也普遍存在,而且某些方面更为严重。比如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债务较高,创新驱动不足。此外,还存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较多、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企业社会负担较重等问题。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企业混改重组还有一些自身的突出短板。比如,结构性和资源性矛盾凸显。经过长期“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发展,东北地区很多城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超过一半处于衰退型阶段,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等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当然,人口流失、人才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已成为影响东北地区经济的关键因素。吴琦表示,对于东北地区这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区来说,人口因素对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东北企业混改和重组,亟须加强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和重视人才结构的多元化。
一家东北国企的内部人士也表示:“如果观念不改变,环境不改变,政策不支持,重不重组影响不大。”他认为,作为全国粮食产业、重工业产业的重镇,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东北企业的转型尤为艰难,“振兴东北,不应该是简单的重组和转型,而是应该因势利导,发挥其固有优势。”
曙光微露
东北振兴的难点也是当地企业的压力,所幸,历经一年多的新一轮东北振兴,曙光微露。
“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正视困难……突出为生存而战这个中心,全力做好‘保订货、保生产、保回款’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经营订货和销售收入目标,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持续运行。”这一段出自一重集团2016年的新年献词。
2016年,一重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一重全年利润出现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34亿元。由于2015年、2016年连续出现亏损,中国一重在2017年戴上了ST的帽子。
同为中国重型机械巨头的哈电集团也遇到了严冬。该集团在2017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一次职工代表会议上就号召:“要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全力攻坚克难……为度过严冬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哈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佳电股份年利润出现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亿元。和中国一重一样,由于2015年、2016年连续出现亏损,佳电股份也戴上了ST的帽子。
不过,“换帅”以后,一重集团的经营已出现好转。2018年1月18日,中国一重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盈的公告称,公司业绩预计盈利 0.84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样,根据佳电股份2017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一重集团的新年献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刘明忠写道:“在钢水汩汩、焊花飞溅、机器轰鸣的365个日夜中,在8600余名干部职工的苦干实干中,实现了一系列胜利,一举扭转连续亏损局面,探索走出了中国一重浴火重生、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中国三大重型机械集团之二,一重集团和哈电集团对于东北的经济影响不小。对于未来东北振兴的走向,上述两家东北国企的内部人士均表示,相信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