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盯上奢侈品牌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两家中国公司最终竞标奢侈品牌,却是极为罕见。
据时尚商业快讯昨日消息,山东如意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如意控股)已完成对瑞士百年奢侈品牌Bally多数股权的收购交易,不过Bally 原母公司 JAB 集团仍将保留少数股权。此外,Bally的管理团队也将获得少量股份,包括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de Narp。
这意味着自传出出售消息将近一年后,Bally 的新东家终于敲定。有分析人士认为,Bally的出售是近年来竞标争夺最为激烈的奢侈品牌之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资本在Bally出售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活跃。
事实上,如意控股加入Bally收购的时机非常晚。上个月,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如意控股是最新加入的买家,正与卖方进入深入谈判,以约7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超越早前就在竞购方名单上的中国资本方复星国际、七匹狼、赫美集团以及日本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
此前,多方消息认为最有潜力的竞购方是2017年突然出现的奢侈品“收购狂人”赫美集团。这个以仪表研发制造起家的集团,在去年短短3个月内收购6家公司,全部与奢侈品零售相关。
中国买家的两个路径
如意控股与赫美集团的收购路径截然不同。从供应链上游起家的如意控股所遵循的是品牌和产业链的收购策略。
成立于2001年的如意集团,前身为山东济宁毛纺织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毛纺产业集团。与奢侈品制造起家的 LVMH 集团不同,如意控股位于服装纺织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拥有毛纺服装产业链和棉纺印染产业链,从原料、纱线、染色、面料到织造、缝制生产等一整条产业链,是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
山东如意控股集团收购的法国时装品牌 Maje母公司SMCP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
原本与奢侈品牌方关系不大的如意控股近两年内显示出对时尚品牌的越来越浓厚兴趣。其在2016年以13亿欧元控股法国时装Maje母公司SMCP,去年则以22.2亿港元控股大中华唯一高端男装集团Trinity Ltd.利邦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如意集团出资40亿日元成为日本成衣集团Renown第一大股东。
据德勤发布的“2017年全球奢侈品百强”榜单中,如意控股旗下的SMCP、Renown分别位列51位、58位,据统计,2016年二者合并营业额逾92.35亿人民币,如意控股也是该榜单上唯一通过控股进入服饰类奢侈品百强的公司。
在奢侈品零售渠道渗透多年的赫美集团遵循的是另一种布局策略,全渠道运营。
赫美集团成立于1994年11月,前身为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式电能计量仪表研发、制造的专业制造商之一,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3年,浩宁达以高利润的钻石珠宝行业作为切入点收购了每克拉美,2015年,钻石珠宝业务已经成为浩宁达的主营业务,销售达8.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66%。2016年5月,浩宁达正式改名为赫美集团,正式进军时尚消费产业。
赫美集团将一举成为Armani的国内最大代理商,图为Armani在成都的一间店铺。
今年以来,赫美集团开始在高端消费领域持续发力,至今已收购了6家奢侈时尚品牌运营控股公司。 2017年7月,赫美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赫美商业通过投资方式获得从事全球奢侈品牌服饰授权零售业务的上海欧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欧蓝)100%股权。后者拥有10多年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在多地开设代理品牌专卖店80余家店,并创立自有买手品牌O’blu牛仔品牌集成店。
8月,赫美商业斥资5.6亿收购拥有Armani、Hogan和Dolce & Gabbana等多个奢侈品牌代理权的温州崇高百货100%股权。完成对上海欧蓝和赫美商业温州崇光百货的收购后,有分析预计其年销售额将有望达到35亿,受益于奢侈品高达60%的毛利率,其盈利能力也将提升至新的层次。
10月,赫美商业又以8亿元现金的方式收购深圳臻乔时装有限公司、彩虹现代商贸(深圳)有限公司、盈彩拓展商贸(深圳)有限公司、彩虹现代商贸有限公司各80%的控股权。
在对实体零售网络的快速渗透后,1月8日,赫美商业公告称拟将以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的股权转让款和不超过1.5亿元的增资款的总交易对价受让新尚品持有的尚品网 90% 股权以及和诚宇信100%股权。据悉,和诚宇信是尚品网 CEO 赵世诚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一家品牌管理咨询及商品销售公司。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收购的业务并不包括尚品网在运营的英国快时尚Topshop在国内的线上和实体店业务。
收购尚品网标志着赫美集团对时尚零售渠道的布局从线下渗透到线上,进一步加强渠道优势。而尚品网近来主打的也是全渠道策略,上个月有消息传出,Topshop中国内地首家旗舰店将设在上海淮海中路,计划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的新零售模式。 而Topshop母公司Arcadia集团选择了尚品网作为中国区实体店独家合作伙伴,双方在中国的线上合作已超过3年。
不过,如意控股与赫美集团的两种路径均是优势与挑战并存。
收购品牌并专注上游的如意控股对经销商渠道的控制力相对较小,而中国错综复杂的零售渠道网络对国际品牌本就是最大的挑战之一。而手握渠道资源的赫美集团对品牌方的约束力较小,一旦品牌方策略失误,经销商的风险与压力也随之增大。
以Bally为例,收购对于如意控股与赫美集团的意义截然不同。收购Bally多数控股权延续的是如意控股的一贯风格,但对于赫美集团而言,完整收购Bally意味着弥补短板。
随着中国资本在全球奢侈时尚市场越发活跃,对于这两种路径的区分与关注也更加深入。直接收购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中国资本在国际上的声誉,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资本方收购国际品牌的举措却开始被质疑,收购后的管理模式与渠道布局是否跟得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一些明确希望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而言,拥有渠道资源的资本方显得更为务实。
据麦肯锡发布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间,中国境外奢侈品消费占消费金额比例增至四分之三,到202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占全球市场的44%。行业前景传递出的利好讯号为中国公司发展提供了信心,从中国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如意控股和赫美都有潜力成为国内奢侈品时尚巨头。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意控股与赫美集团的优势可以形成互补,未来或不排除共同合作的可能性。前者被称为“中国版LVMH”,后者是突现的奢侈零售收购黑马,若两者结合,中国是否也将出现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奢侈品巨头?
为什么LVMH、开云缺席?
对于通过并购迅速成长的奢侈品巨头 LVMH 集团来说,2018年除了对手开云集团、历峰集团外,或许应该警惕悄然崛起的亚洲竞争者。
如意控股和赫美集团对于Bally均表现出志在必得的野心。但对比中国买家的活跃程度,在Bally出售过程中奢侈品巨头的缺席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在奢侈品行业整体复苏的利好消息下,LVMH老板 Bernard Arnault在最新公布的2017全年财报罕见表达对市场的乐观情绪。寒冬过后,奢侈品集团往往开始新一轮并购潮,近两年势头强劲的开云集团继上个月剥离Puma后,就正在密切关注奢侈行业并购对象。最新传出可能出售的Salvatore Ferragamo和Prada都与开云集团有关。
不过据彭博社早前分析,旗下已经拥有70余个品牌的 LVMH 集团越来越难通过收购为集团增加效益,而更倾向于加强原有的奢侈品牌如Céline和Dior,毕竟在 Gucci的紧逼下,核心品牌竞争力比第二梯队品牌更重要。而对开云集团而言,其野心似乎更大。相较于潜在的收购对象Salvatore Ferragamo和Prada,Bally的体量又相对偏小。
有分析人士表示,LVMH的时装皮具部门的核心依然是奢侈箱包市场,紧盯对核心品牌 LV 有威胁的品牌,收购的目标也围绕这个领域或生活方式展开,2016年10月,LVMH再次出手收购收购德国高级皮具及旅行箱制造商 RIMOWA 的大多数股权,这也是该集团首次收购德国的品牌。
彭博社近日发布《当心,中国版 LVMH 集团即将到来》的报道指出,如意控股等中国公司的快速扩张遵循中国公司一贯的并购模式,过去几年频繁的收购奢侈时尚品牌交易显示出其希望通过资本运作取胜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