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南充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平稳
2017年以来,全市茧丝绸行业认真贯彻商务部,省商务厅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南充市实施“155发展战略”推进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坚持“大纺织、大龙头、大创新、大市场、大环境”理念,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导向,以完善产业链、建设“中国绸都”为主线,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大力强化发展举措,全市丝纺服装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
一是蚕桑生产基地夯实。全市优质桑园面积达62万亩。通过桑园的有序流转,集中培育有桑园10~30亩、年养蚕30~60张的规模养蚕大户300户,示范带动养蚕农户2000户。新建(改建)桑园6万亩;发种53万张,产茧1630万公斤,收购鲜茧892.4万公斤,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仪陇柴井、西充鸣龙、南部三清、阆中宝马等地今年春茧茧丝长达1200m,解舒率达70%以上,蚕茧收购价格达50元/公斤,干茧售价13.5-14.0万元/吨。西充鸣龙收购价格最高达52元/公斤。仪陇奥特丝公司有机蚕丝价格70-80万元/吨,较普通蚕丝价格高50%。全市鲜茧收购均价42元/公斤,实现茧款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6.6%。综合开发收入5亿元,蚕桑总产值达10.5亿元。
二是蚕茧质量有所改观。据南充纤检所对9个县(市、区)41个茧站检查,上车茧率81.49%,同比提高0.87%,鲜茧茧层量10.5克/50克,同比增加0.8克,鲜茧干壳量8.4克/50克,同比增加0.7克,茧层含水率19.9 %,同比降低0.4%,毛脚茧率为40.09%,同比增加4.19%,好蛹率为68.02%,同比提高7.77%,茧粒数27.3/50克,同比减少0.5粒。
三是丝纺工业运行平稳。全市规模以上丝纺企业72家。其中,丝绸企业30家,拥有缫丝机6.256万绪(其中自动缫5万绪),丝织机3800台(其中箭杆织机400台),工业平缝机近1000台,年产桑蚕丝2000吨,丝织品4000万米,丝绸年印染能力8000万米,丝纺服装250万件套,丝绸总量居四川省第一,我市丝绸主营收入占全省的30%,排名全省第一;丝纺服装行业主营收入占全省的1/4。据统计部门统计:去年产桑蚕丝同比增长5,9%,蚕丝及交织机物同比增长3,8%,蚕丝被69万条,同比增长0,9%。丝纺服装250万件套,丝绸总量居四川省第一,2017年,全市蚕桑丝纺服装及相关丝绸文化旅游实现销售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2.1%,
四是丝纺出口成效显著。2017年丝纺服装出口7.7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出口总额41.6%。出口国家75个,其中出口上千万的国家和地区17个,2018年1至2月全市丝纺出口1178,6万美元,同比增长46,7%,其中丝绸出口444,7万美元,增长76%.顺成纺织出口257万美元,增长91,8%,长叶纺织出口151万美元,增长122,1%。主要出口亚非市场,占到84%。
我市茧丝绸生产由于受国际国内综合因素的影响,去年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丝绸企业“用工慌”突出,而产业装备智能化程度低,导致产业实际运转能力不足规模能力的50%。2017年南充有缫丝企业7家,全年时开时停运转企业5家。南充出口意愿不强,外贸参与度低下。南充参与丝绸出口贸易企业不到10家。2017年南充出口生丝平均等级3A50,同比下降0.34级,出口双宫丝平均等级特级26,同比增长0.91级。二、2017年南充市茧丝绸工作亮点频显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科学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茧丝绸产业发展。一是明确产业定位。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的总体部署,将丝纺服装产业作为带动南充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市提出用5—10年时间培育壮大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和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二是明确发展路径。我市研究出台《南充市实施“155发展战略”推进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2017—2021年)》,提出大力实施“原料基地建设、产业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名企项目招引、科研集成创新、内外市场拓展、自主品牌创建、文化名城建设、人才培养引进”9大工程,推动南充丝纺服装产业强势崛起。三是明确配套保障。成立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系列发展配套政策,为加快丝纺服装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建设蚕桑基地,推动多元发展。
全市重点规划了南部、嘉陵、西充、仪陇、阆中、蓬安6个省、市级优质蚕茧基地县和50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现有蚕桑基地60万亩,其中嘉陵区建立蚕茧、茶桑、果桑基地6万余亩,四川劲椹、绸都酒业、阆州醋业、四川圣源桑果、南部传弘农业等建设桑园2.2万亩。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仪陇县奥特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集中土地流转,与蚕农建立利益联动机制,建设规模化优质蚕桑基地,并以种养基地为基础,聚集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发展现代蚕业,带动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和蚕农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依托四川劲椹、绸都酒业、阆州醋业等龙头企业发展果叶兼用桑园20000亩,生产桑椹酒、桑椹醋、桑果汁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投产果桑亩产值6000-10000元。全市生产桑果3500吨,桑果鲜销及其加工收入达1.1亿元。依托尚好桑茶公司发展桑茶产业。尚好桑茶公司在双桂新建5000亩桑茶核心示范区,带动西河流域发展2万亩桑茶基地,开发了桑叶茶、桑叶粉、桑食品等系列产品,桑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蓬安在新园实施“蜀北桑海”项目新栽桑园1万多亩,发展立体循环蚕桑产业和休闲观光蚕业。依托传弘农业发展僵蚕产业。引导南部传弘农业在升钟库区流转桑园2000多亩,发展高附加值的僵蚕产业,辐射带动升钟库区新建僵蚕合作社4个,带动西充中南乡等新建僵蚕生产基地2000多亩。
(三)坚持项目攻坚,推动集聚发展。
一是狠抓产业园区发展。全市加快推进以高坪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仪陇光华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园建设,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南充宏兴丝绸有限公司入驻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计划投资6000万元,征地50亩,建设集缫丝、织绸、丝绸服装为一体的丝绸生产线;南充金富春丝绸有限公司整体搬迁生产厂区,建成剑杆织机生产线和服装生产线,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为生产开发宽幅丝绸面料和服装服饰奠定基础。二是狠抓企业项目招引。借力高端平台,创新招商思路。在中国丝绸协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丝绸大会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召开.唐燕副市长在会上作了“携手共谋发展、同筑丝路之梦”的主题推介发言.举办了“中国绸都•南充丝绸之夜”。并考察了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广西田园生化公司,双方深度洽谈了合作推进事宜。建立完善大招商机制,先后招引一批国内重点丝绸服装产业项目落地实施。顺成纺织、新天歌与浙江金富春、尚非服饰联合投资6亿元,建设西南最大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推进产业技改扩能。全市茧丝绸行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3.5亿元,新增无梭箭杆织机200余台。依格尔投入4.5亿元引进意大利、法国等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电子提花机100余台,添置了平网印花机、数码印花机等18台,填补了全省同行业空白。金富春公司投资研发生产宽幅真丝绸、交织绸、化纤绸等三大系列新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南充市蚕具有限公司研制出全国首台智能化自动养蚕机和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在全国10多个省市广泛推广,市场占有率达到70%。
(四)坚持品牌培育,推动融合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中国绸都品牌。2017年中国丝绸协会对全国32家高档丝绸标志授权企业进行了复审,我市六合集团,依格尔公司继续荣获高档丝绸标志授权企业称号。四川阆中寿昌号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的“寿昌号”蚕丝被,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的“依格尔”牌丝绸产品,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的“银海丝绸”牌蚕丝被,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的“银河”牌手工打结地毯,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的“露茗、桑都”牌桑叶茶系列产品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我市六合、佳合、宏兴三家丝绸企业送检的13批双宫丝和生丝产品,经检测被评定为“双特级”产品,获得了丝绸品级及公量证书。二是坚持文化打底,深度挖掘丝绸文化。“丝绸之城”雕塑(俗称“丝绸女神”)作为南充城市形象标志矗立在城市中心“五星花园”。由我市创作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丝路驼铃》纳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木联会活动名录。2017年8月,在第七届国际摄影展在大理举行,我市以“丝风绸韵,魅力南充”为主题,参展的33幅采用真丝绸缎打印制作的丝绸画作品,得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高度评价。中华嫘祖母亲文化与南方丝绸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充举行。并在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举行了嫘祖铜牌揭幕仪式。编辑出版《丝绸源点,绸都印象》等书籍,南充(中国绸都)丝绸旗袍协会开展主题为“漫步丝绸源点,遇见旗袍穿越百年品牌六合”的旗袍表演;三是大力发展丝绸旅游。大力探索“丝纺服装产业+丝绸文化+休闲旅游”多元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以栽桑养蚕为体验的乡村旅化旅游景点,六合丝博园景区正式启动国家4景区的创建工作。南充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和尚好桑茶公司建设了蜀绘文化博物馆和尚好桑茶文化博物馆。形成了“丝绸文化+丝绸工业”精品旅游线路。
(五)创新营销模式,推动高效发展
全行业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开拓丝绸消费市场,培育消费群体。营销模式上,实体店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强力推动丝绸新零售。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在西安、都江堰、雅安南方丝路驿站、九寨沟唐蕃古道等旅游景区建设丝绸文化体验和产品展示馆,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利用电商平台、电视购物频道,新增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产品策略上,紧跟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加强产品创新。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引进20余台(套)喷气织机及高温高压染色机,精细化开发蚕丝/涤纶/莫代尔、蚕丝/天丝/莫代尔交织面料、床上用品等新产品,以优质产品抢占市场;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顺应健康消费新潮流,除开发桑叶茶外,还开发桑叶粉、桑姜茶、桑菊茶、茉莉桑茶等桑配方功能性保健产品。此外,企业还充分利用展会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南充市举办“2017中国绸都•南充丝纺服装博览会暨绸都十强好单品、十佳形象代言人评选”等系列活动,扩大本土丝绸消费;、南充长叶丝绸有限公司主动参加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上海纺织品博览会以及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境外展会,寻求国外商业伙伴,丝绸出口业务稳定上升。
三、2018年南充茧丝绸面临机遇和挑战
标开启新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征程。当前茧丝绸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从政策层面看,随着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近年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发展促进措施的深入落实,政策的累积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有助于茧丝绸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2017年底四川已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缫丝加工增值税率“高征低扣”问题,这将有效降低茧丝绸企业生产成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茧丝绸产业发展。从需求层面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国际国内丝绸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从供给层面看,国内茧丝原料总量不足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但随着这两年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蚕桑发展的重视,加之茧丝绸市场价格对蚕桑生产的刺激,部分地区的蚕茧产量会有所增加,茧丝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从价格和效益来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综合市场供求关系、产品质量以及茧丝绸生产综合成本等因素分析,茧丝绸市场价格可能会维持现有水平,或出现小幅波动。以此为支撑,预计行业效益水平总体将保持平稳态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今年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欧美股市波动加剧,给整个世界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茧丝绸行业内茧丝价格高位运行,市场容量、供需关系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目前国内干茧和生丝价格已连续两年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今年个别地区春茧收购价格达到了65元/公斤。茧丝价格过快、过高上涨,对茧丝绸产业链后道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及其潜在的风险都不容忽视。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2018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紧紧围绕“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战略,全力推进蚕桑丝纺服装产业“两基地、一中心、一名城”建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实现我市由蚕桑丝绸大市向蚕桑丝绸强市转变。到2021年,力争丝纺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规上丝纺服装企业主营收入达到500亿元。
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紧紧依托“中国绸都”,持续推进蚕桑基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中国优质茧丝基地;加快规划建设中国西部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丝纺服装出口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继续推进完善高坪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仪陇光华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功能配套,大幅度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聚集辐射水平。
二是着力打造行业龙头。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倍增计划,重点支持尚好茶叶、依格尔、六合、嘉美印染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大项目、大品牌、大企业入驻。鼓励支持南充自主品牌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高档丝绸标志,培育一批国际国内著名品牌的生产商和经营商。鼓励推广“基地+生产+销售”发展模式,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切实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是着力推动创新引领。充分发挥南充蚕桑丝绸科研院校集中、专业人才集聚优势,探索创建国家茧丝绸纺织品服装监督检验中心、丝纺服装快速维权中心、丝纺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建立丝纺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加快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积极引进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开展创新主体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工作,把南充建设成中国西部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
四是着力丰富绸都内涵。深入挖掘丝绸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推进桑博园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中国蜀绘文化展示馆、中国桑茶之都文化馆、现代服装艺术展示馆等展示水平、丰富功能,积极申报省级和囯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丝绸与商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举办“中国绸都(南充)丝绸博览会”,精心打造丝绸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建设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