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最新推出的调查显示:2018年9月15日是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十周年的纪念日。2008年这一事件被确定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开始。雷曼兄弟的破产导致了货币市场基金和金融市场的崩溃,随着全球实际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5.6%下降到2009年的0.1%,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美欧消费仍然低迷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10多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美国经济正处于暂时的繁荣期,预计2018 - 2019年经济增长2.6%。欧元区前景乐观,预计2018-2019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为2.0%。然而长期观点表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下,家庭收入和消费仍然低迷。美国的人均消费量仍比过去50年的趋势增长率低10%。由于2011-2014年欧元区危机的冲击和正在经历的疲软式复苏,欧元区经济在2001-2017年间的表现明显落后于美国经济同期的表现。欧元区人均消费量仅比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高1.6%。
中国消费占GDP比率仅为38%
在中国,尽管经济增长仍在逐步放缓,但强大的财政和信贷刺激计划已经平息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已从2007年的14.2%下降到2018-2019年的6.3%。刺激措施的成本是债务和投资水平的过度上升以及消费占GDP比率的下降。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再度平衡,但2017年中国消费占GDP比率为38%,而新兴市场平均占比为51.5%。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幅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从2001年的9%上升到2017年的28%。
发达经济体生产率增长缓慢
过去15-20年里,全球劳动生产率缓慢增长。生产率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在欧元区和美国,固定投资占GDP比率仍低于危机前水平。较低的投资率累积为较少的生产资本、较少的研发和较低的资本偏向技术进步收益。
此外,全球金融危机还导致了新企业进入率下降以及企业间资本错配增多。欧元区经济的表现明显落后于美国:2001-2018年美劳动生产率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而欧元区的年均增长率低于1%,这是2001-2018年欧元区经济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与美相比,欧元区高技术工人比例较小,产品和劳动力市场法规极为严格,这些降低了欧元区企业从新信息和通信技术中受益的能力。
危机后去杠杆化
尽管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去杠杆化存在着广泛预期,但全球债务仍在继续增长。全球非金融部门债务从2008年的206%飙升至2017年的243%。然而,各国在借贷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2008年之后美国努力实施去杠杆化,但美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高于2001年的水平。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债务比率在2012年去杠杆化后再次上升。截至目前,美国企业债务水平上升似乎并未对其金融体系构成重大风险,但可能在5年内会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与美国相比,欧元区经济自2008年以来几乎没有去杠杆化。非金融私营领域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现在高于美国。虽然欧元区家庭债务远低于美国,但非金融部门的债务负担依然很高:超过GDP的100%,这使得它更容易受到比预期更快的加息或其他金融冲击的影响。
中国的信贷和财政刺激计划导致非金融部门债务水平不断膨胀,从2008年的143%上升到2017年GDP的256%。家庭债务水平已经超过新兴市场的平均水平(占GDP的40%)。未来五年新兴市场的标准可能会使中国的债务水平保持在极高的水平上,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