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出口纺织服装914.7亿美元,约占全国纺织服装总出口额的34.1%。
今年下半年以来,出口环境发生变化。首先是6月15日,美国率先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到7月6日,美国正式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开始加征25%关税;紧接着8月23日起,特朗普政府针对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至9月24日,美国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生效,税率将从2019年1月1日提升至25%。
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在这一背景下加速了行业升级,而对于已实现全球产能配置的纺织服装龙头企业来说,这一影响比较有限。
出口纺织企业抗风险能力渐强
与以国内产能为主的出口型企业相比,全球布局产能的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受贸易摩擦影响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更强。
上海纺织一位外贸资深人士表示,这些年来随着出口环境改善、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综合应变能力增强了很多,不少企业把供应链转到东南亚和非洲,也较大程度上规避了此类贸易风险。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从中国出口角度考虑,中国纺织制衣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有限。201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686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全年出口额占总额的17%,仍低于欧盟的18.2%。
而从美国进口角度考虑,中国纺织制衣企业是美国服装市场的重要供应方。据美国海关统计,2017年1~11月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084亿美元,其中自中国进口394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之比高达36.4%。以个别企业为例,申洲国际作为耐克最大的服装供应商,由其供应的订单占比达到12%~14%。
大型外贸纺织服装企业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已完成全球产业布局,而对于中型外贸企业来说,加征关税将倒逼它们在技术、质量、品牌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客观上也会加速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促进产业升级。
深耕内需市场、扩大出口
华孚控股、华孚时尚董事长孙伟挺在今年9月曾表示,从转危为机的角度看,这也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出去的催化剂。订单减少、价格下跌、库存增多、应收账款风险增大,如何避免?我们的对策是:保增长、优质效、控风险。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早已将市场的开拓转向内销,以两大色纺巨头华孚时尚和百隆东方为例,华孚时尚的内销比例就从2016年的63.01%提升至2017年的73.27%。同时该企业还在加速推进新疆和越南的产能布局。
华孚时尚财报显示,其2017财年全年新增产能32万锭,达到了180万锭。百隆东方的财报中也指出,将继续加大内销市场开发力度,努力扩大下游各新兴细分市场的销售量。
上述两家企业主营的色纺纱,相对于传统工艺和色织布工艺来说,是应用于高端面料的一种纺纱工艺,更环保、时尚,也更有科技含量,应用领域广阔,但只占到棉纺织业的6%左右,后期随着环保的加强及消费升级的需求,市场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共有44亿人口,更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表示,去年中国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出口纺织服装914.7亿美元,约占全国纺织服装总出口额的34.1%,而传统欧、美、日市场份额分别为18.2%、16.9%和7.6%。
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中东欧国家约占了四分之一,去年中国对这一地区出口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而中东欧也是新疆出口纺织服装第二大市场,其中俄罗斯是新疆纺织出口的第三大单一国别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