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时装周11月2日落下帷幕,本届时装周以“向阳而生”为主题,据统计,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140余个品牌与近150位设计师,发布会数量创历史新高。
与其他国际时装周相比较,中国国际时装周除了有相似的引领潮流、发布趋势的定位外,还特别强调要扶持独立原创设计、传播优质生活方式——因为只有这两项观念的影响力持续加码,正处于萌芽、蜕变时期的中国设计师品牌才能有机会在逼仄的外部行业环境下,得以生长、茁壮。
熟悉时装行业的人都知道,有关“设计师品牌该如何突围?”的话题,其实并不只是在国内发生,而是一个全球设计师们、原创者们都在思考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几年,受到零售行业整体寒冬、步入弱势周期的影响,定位“小而美”的设计师品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国际上,Edun、Christopher Kane、Stella McCartney……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设计师品牌的股权,都不约而同地上了奢侈品集团的“抛售”名单。
而国内的这些“后起之秀”,幸而诞生于消费购买力持续上行、不断升级中的中国。但他们的日子,却也很难说“好过”。ALICIA LEE独立品牌创始人李坤,此前在录制“时尚大师”节目的现场就曾指出,现在国内的产业链条依然是“量化产出”,粗放经营的比较多。设计师品牌想要一些独立的、个性的创作,有时候不只是需要向市场妥协,也需要向产业链妥协,想要“一点点的创新”,有时候都需要花很大力气去协调资源,以及付出较高的成本。
但“不创新”,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讲,就意味着“消亡”。且这些创新,对于仍在萌芽、发展中的中国设计师群体来讲,可能要超越时间与潮流,在时尚的“表象”之后,寻找到真正的文化、社会根基,寻找到赋能于他们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定位出真正属于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品格”。
令人欣慰的是,在本届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我们看到有许多品牌的确开始了格局更为辽阔的实践。
NE·TIGER的“一带”系列,创意来源于国计民生,以中国工艺之美,雕琢“大国气象”,气势磅礴、引人侧目;陈闻的“无界森活”大秀,则专注于探讨人、自然、服饰之间的融合关系,很有几分“问道”之态;EVE CINA依文“草原绣梦·巾帼匠心”大秀,则将目光聚焦到了大草原,力求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相结合,让古老文明及传统手工艺用最时尚的方式得以展现和传承。
他们的实践可以说是都很“中国风”,但未必不是世界的。时尚本无界限,只要创新是来自于匠心、匠人的精益打造,品质优异的他们就有被市场相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可能性。
但行业市场、消费群体是否也需要反思,当我们的设计师群体正在努力地去探索创新,铺设“未来之路”时,我们的观念是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转变?
过去10年中,服饰消费品在数量上极大地丰富,快时尚的单品“十几天就能换一批”,但我们的衣柜是否也真的需要“日日上新衣”?
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服饰制造业世界闻名,成为了大牌们的“代工厂”,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为了经济效益,不愿意去为出产量“小”,要求工艺却很高的设计师品牌服务,是不是可以算作“竭泽而渔”?
过去的30年里,“衣食住行”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衣以载道”,穿搭背后的中国独有哲学与文化却很少再有人提起,这是不是一种“思想后退”?
这些问题,在时装周的大幕落下之后,恐怕还需要我们进行持续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