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则聚酯工厂减产的消息牵动着纺织人的心。
消息显示,继11月聚酯工厂减产后,近期第二轮减产大动作已经开始:桐乡、绍兴、宁波等多家聚酯工厂将逐步展开集中检修。
此次减产规模预计将达到400余万吨,影响聚酯7.6%附近的开工率。
受聚酯工厂减产因素影响,12月17日,聚酯产业链整体平稳向好。
PTA方面,截至12月17日收盘,PTA期货主力1905合约上涨收盘报价6236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66点,涨幅为1.07%。
涤纶长丝方面,涤纶长丝的价格呈现稳中有涨的局面,部分工厂微涨50-100元/吨。
聚酯厂家减产,表面来看,是聚酯企业的高库存与下游织造企业需求疲弱之间的矛盾。
12月初,聚酯工厂的库存已经处于年内高位,目前时间还未到过年,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织造企业的库存将在过年前后迎来最高点,现在的库存过高,势必会对聚酯工厂的产品定价、资金流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从库存动态图我们可以看到,12月以后,聚酯工厂的库存已经开始走低,但是仍然处于高位。
但库存高企只是表象,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下面笔者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聚酯产能提升速度过快
近几年来,聚酯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下图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聚酯工厂的产能一路走高,每一年的上涨幅度都非常巨大。
聚酯产能提升快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
聚酯龙头大肆“攻城略地”
聚酯厂家经历了几轮的洗牌之后,多家企业破产,恒逸、荣盛、天圣(亿丰)等行业龙头企业接盘。这些龙头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以后,对涤丝的定价权有所增强,涤纶长丝的利润也有了保证。
这时候,聚酯龙头手中有了资金,也就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市场份额,它们开始了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扩张。纵向扩张指的是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开始开拓PTA和PX的产能,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多个千万吨级一体化项目都属于此列。而横向扩张则是再次扩大涤纶长丝的产能。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聚酯龙头桐昆集团,根据统计,2017-2019年,国内涤纶长丝总计将扩产510万吨,其中桐昆扩产达到200万吨,占比40%,是扩产最多的企业。按照16年年报披露,桐昆长丝产能为410万吨,200万吨扩产相当于17-19年将增长近50%。
织造市场过去两年处于景气周期
过去两年,下游织造市场处于景气周期,对涤纶长丝需求增长迅速。虽然从去年开始,江浙地区如吴江、秀洲、嘉善等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开始了喷水织机改造,光吴江一地,减少的织机数量就在3年10万台。
但是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虽然这些传统的纺织集群喷水织机被大量淘汰,但另一方面,在苏北、河南、安徽等地,喷水织机数量却在快速增长中,转移的总数不低于20万台。可以这样说,喷水织机不止是在转移,数量还在增长。织机数量多了,对涤丝的预期需求自然也不会少。
下游织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
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聚酯产能的增速逐渐超过了织造市场对涤纶长丝需求的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后,国内对涤丝需求的增速明显放缓了。
具体来看,今年7、8月,因为上游PX发力,聚酯行情迎来了一波疯涨,PTA涨幅达到2300元/吨。9月之后,聚酯整个产业链则是一路下滑。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聚酯如此暴涨暴跌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加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使得下游织造市场从上半年的景气周期开始向萧条局面转变。
在8月,受高价原料影响,一些利润微薄的织造企业,尤其是一些经编企业开始大面积的停产停工,织机的开机率大幅降低,对涤纶长丝的需求进一步减弱,为聚酯工厂后来的高库存埋下了伏笔。
聚酯工厂能成功去库存吗?
1、减产数量难以扭转颓势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此轮聚酯减产影响的产能为7.6%,之前聚酯开工负荷在87%左右,从数量上来计算,此次开工负荷减少的数量还不足10%。从产销上来说,就是如果过去的产销在九成,算到减产后的现在就是产销持平。但过去聚酯工厂的产销长期维持在7-8成,7.6%的减产幅度还不足以扭转产销的颓势。
2、织造企业囤货将助聚酯工厂去库存
此外,下游大量的织造企业已经进入了产品开发期,因为回款周期的限制,除非是款到发货,否则现在接到的订单很难在过年之前及时回款,所以市场上的订单数量越来越少。不过按照往年的经验,过年之后涤纶长丝会有很大概率涨价,因此大部分织造企业都会在节前囤一波原料,这波行情将有助于聚酯企业清理一部分的库存。
3、中美贸易缓解,国外需求或反弹
另一方面,上周五,一条消息引爆了朋友圈。消息中传到,受到中美贸易缓解影响,宁波地区三家聚酯工厂接到数亿的长丝出口订单。
随着我国聚酯产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我国的聚酯长丝在国际上都有着非常强的竞争力。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未来不排除还会有更多聚酯工厂接到更多国际上的大单。
对于下游织造企业来说,最关心的不是聚酯工厂的产销,而是涤纶长丝的价格,这关系到他们布的成本。小编预测,聚酯厂家为了去库存,在基本面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年前的这一段时间里,涤纶长丝的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降低,大概率处于一个稳中有涨的情况。织造企业也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谨慎购买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