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既有国内的知名服饰品牌七匹狼、雅戈尔、美特斯邦威、庄吉、九牧王、利郎等,又有国际名牌阿玛尼、Gap、POLO……曾经为几十家国内外中高档品牌服装制造商供应面料的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却光环散去,走向了将被摘牌、即将退市的境地。
5月27日,众和对外发布公告,称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30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印染“传奇”每况愈下
众和曾是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公司。
1987年,福建莆田人许金和创办了一家小染厂,从接小型鞋业的鞋面布业务起步。十几年后,随着染厂规模逐渐做大,染厂更名为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众和以8000多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当时的国企龙头——厦门华纶印染有限公司。
彼时,众和已覆盖了印染、织造等多个领域,可谓风头正劲。2006年10月12日,众和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初登资本市场的众和,一度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由于主营中高端面料,众和产品的毛利率也高于同行。以2005年为例,众和的产品毛利率为19.76%,而4家上市同行的平均毛利率则为8.94%。当时,有券商在研报中称赞其“主业清晰、近年业绩稳步增长”。同时,该券商还认为,众和“具有未来成长为优秀企业的基本特质。”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2010年,众和创下了8456万元的净利润“巅峰”后,自此业绩便开始一路滑坡。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众和净利润分别为6872万元、4147万元、4209万元、1334万元。随着业绩的不断下滑,众和于2015年出现了上市以来首度亏损,此后几年亦持续亏损,未能实现扭亏为盈。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公司亏损分别为1.47亿元、1.99亿元、10.4亿元、5.73亿元。
持续4年的亏损之路使众和最终走到了退市的尽头。2019年5月18日,众和发布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告称,深圳证券交易所5月17日宣布决定终止众和股票上市,5月27日起众和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日薄西山”原因何在
不能否认,如今已经走到退市地步的众和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它也曾经在印染行业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那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名噪一时的企业走向了如今的落寞?
业内专家分析,众和的失败有着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背景和原因。“其实,在上市不久后的2008年,众和的印染业务就遭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由于受金融危机、人工成本上涨等外部因素及行业周期调整影响,印染企业生产出现较大困难。”资料显示,2008年,众和的净利润为3397万元,同比下降27.48%。
2010年,虽然国内印染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众和也在当年的年报中称,印染行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量产值持续增长,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然而此后,印染行业整体形势低迷。“产业低迷,众和难以独善其身。”业内人士如是说。
压力之下,众和也在谋求转型,方向则是炙手可热的新能源——锂业。但涉锂矿山因环保等问题影响及产量问题,众和想深入新能源的布局进行得非常不顺。
“多数企业不是死于饥饿,而是死于欲望。”此话是360创始人周鸿祎针对贾跃亭败局有感而发,而安在此时的众和身上似乎也恰如其分。
“许多家族企业以转型为名,热衷于多元化投资,事实上是一种投机心态,走捷径路线。若是根基不牢,往往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辛辛苦苦几十年的企业‘人仰马翻’的不在少数。”一名业内人士对此评价说。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昔日产业巨头,却成明日黄花,众和的衰落之路值得让所有企业深思。
众和也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扭转颓势。例如,在设计方面,公司曾设有一个50多人的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的资金开发新品种,还聘请了法国服装协会的副会长作为顾问,和法国的几家企业共同搞研发。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众和在产品研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在产品质量、新品宣传方面,都没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在快速变换的时代,众和并没有很好地找到自己的产品及品牌定位,在高端市场,不及竞争对手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低端市场,又不及江浙地区中小型染厂的价格优势,从而呈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1~3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为103.44亿米,同比增加10.14%。期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85亿元,同比增加5.65%,实现利润总额22.56亿元,同比增加39.54%。1619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企业户数为459家,亏损面为28.35%,较2018年同期扩大0.54个百分点。
印染产业正成为那些拥有优秀产品的强势企业快速发展的乐园。然而,众和等昔日行业巨头没落的事实,却又在告诉我们,在激烈的竞争面前,那些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只会在这片蓬勃发展的绿地中日渐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