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备受关注。受疫情影响,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政策层面已经考虑到相关困难,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专家认为,短期来看,疫情对于宏观经济有一定影响,会加大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不会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力也不会因暂时的疫情而减弱。
关注中小企业经营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湖北、湖南、广东、山东、上海等20余个省份延迟企业复工时间。延迟复工给许多中小企业带来了生产经营压力,尤其是对餐饮、娱乐、电影行业企业影响较大。此外,疫情期间正值春节假期,企业员工能否正常返工,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关系重大。
恒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志恒介绍,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延期,生产和经营暂停,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仍要支付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同时,经营中断可能导致企业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特别是对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影响,行业内小微企业收入减少。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尤其是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健康、居民生活必需品等领域,信贷需求较为迫切。
短期内企业虽有压力,但不必过度担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月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比2003年非典时期明显增强。疫情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政策准备充足
面对疫情所可能造成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出台小微企业延长还贷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定向金融措施;另一方面,落实贷款贴息、延期纳税等财政政策。
具体来看,金融方面,1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求保障金融服务顺畅、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并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其中提到,“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强调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提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在2月3日单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投放1.2万亿元之后,2月4日再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资金5000亿元,两日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在温彬看来,除了前瞻性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振市场信心外,央行还注重引导金融市场利率水平下降,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能力。
财政方面,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加大疫情防控投入力度。截至2020年2月3日零时,各级财政累计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470亿元。财政部明确,以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创业担保贷款贴息、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等方式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配套支持。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将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2月24日,并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视情况再适当延长。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延期办理涉税事项的空间,减轻其后顾之忧,解决了中小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实际困难。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以及商业银行、房地产企业等也纷纷推出降低贷款利率和租金减免等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万科、龙湖、华润等地产商纷纷宣布了对旗下商业项目的租金减免政策。苏州、上海以及青岛等地对当前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提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免房租、减免税费等多项措施,为企业减负。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谈及政策如何更好地对冲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应该在真实减轻企业负担上下工夫。
“受疫情影响,发债成为银行信贷之外的重要融资渠道,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大债券市场投资规模,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温彬表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建议,在监管政策方面,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续贷,同时对监管指标的波动与达标给予一定的容忍度;对于受疫情及其交通管制影响造成损失的企业,保险企业要及时赔付。
在财政政策方面,罗志恒建议,应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尤其是交运、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增值税,用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税基;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个和2个百分点;并将赤字率扩大至3%。
李旭红表示,可以考虑金融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连接性。中小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在面对疫情时所受冲击较大,其现金流有较大困难,应继续以纳税信用为担保,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资金支持,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