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虽然下降了6.4%,但3月份降幅较前2个月明显收窄3.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有所回升。”李魁文介绍,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从旬度看,3月中旬、下旬连续两旬进出口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3月份出口降幅收窄至3.5%,进口则增长2.4%。贸易平衡也由前2个月的逆差转为顺差。
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3月份出口增速高于预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春节期间由于受到停工停产的影响,部分出口企业的订单积压,未能及时交付(最新的2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为-19.1%),3月份随着国家出台多项稳外贸措施,出口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前期订单陆续得到交付。二是,医疗物资等疫情相关物品出口支撑出口水平,例如一季度出口医药材及药品52.5亿元,增长6.3%。同时,3月份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李魁文还表示,3月份我国内需推动进口表现较好。随着国内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逐步释放。一季度,我国进口值下降0.7%,其中3月份进口增长2.4%。特别是在肉类、食糖等进口增长的带动下,一季度消费品进口增长13%;而生产原材料,比如煤、原油、金属矿砂、集成电路进口值分别增长23.8%、8.3%、6.8%和13.1%。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为创造全球总需求做出贡献。
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发生衰退,世界贸易组织也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下滑较大。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低估。”李魁文说。
对于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困难加大,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我国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契机,特别在当前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接连涌现,外贸企业也面临着新的生机。为此,外贸企业应主动求变,积极拓展新兴领域,以渡过难关迎来全新发展,比如采用“云模式”来增进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订单签约,以此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明明表示,“后期外贸形势仍具挑战,以PMI为例,虽然制造业PMI在3月份取得52%,回到扩张区间,但是3月份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分项为46.4%,显著低于总体水平。在全球总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需要稳外贸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可以进行更加细化的政策引导与定向区分,例如针对贸易对手风险的区分,针对外贸行业的区分以及针对重点企业的区分。”
“另外,控制疫情是稳外贸的必要条件,可以看到,我国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这也会给贸易往来、商品互通提供有利条件。在微观主体上,可以继续简化通关作业流程、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检疫证书互认、降低企业通关费用与提高出口退税水平、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合作等,还可以从贷款政策等方面帮助企业减缓现金流压力”,明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