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国内外经济下行,众多产业链按下“暂停键”,其中主营外贸产品的企业受创尤重。
当前,密集分布于长江沿线中东部的中小纺织企业,虽然普遍具有品种专一性强、品种结构调整便捷、产品质量信誉较好等基础优势,且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及大型织造企业建立了纺织品长期供应关系,但眼下受疫情影响经营不佳,订单不能正常延续或被推迟甚至取消者较为常见。多数企业在完成年前订单后,纷纷面临停工待料或放假歇业,这些企业数量日渐增加。业内评估至6月底,停工待料及放假歇业的企业将达运行企业总数的4-5成。
由于企业面临停工待料或放假歇业,经营管理重心将转移到老客户业务的续接、新客户发展上及内销散单的积极采购方面,对于原料采购意愿较弱,从而形成棉市行情低迷不振。从江苏盐城大丰、盐都及南通市部分规模在1-2万纱锭的纺企了解到,4月底,这些企业的库存原料视订单情况而水平不一,但均比去年同期水平减少15-30天不等。大多数企业是“量体裁衣”,随接单随采购原料库存,在没有现成订单支持下,不太敢于进货压仓。
大丰某纺织工业园一色纺公司在今年2-3月间棉价第一次大幅下行时,组织资金定购棉花500余吨,相当于平常该公司纺织纱线约4个月的用量。目前该公司在手订单可生产至6月底,但届时仍将有一定数量存棉在库,所以该公司目前已停止再进原料,而是积极寻找新业务订单。而多家企业则以“订单做清、原料清仓”为原则,在后市待定因素复杂迷茫的形势下,多数纺企或不会凭空购进原料。
业内经营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棉价虽稍有升迹,但从历史棉价的角度看,当前的确不算高,期现货均在低位徘徊,如非担心疫情之变,恰是适当组织购进原料的良机。而当下海外疫情形势仍然复杂,经济复苏态势不明,在动态中寻求最佳,是市场对于企业的一场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