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背景下,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首次会议。
针对疫情后中小企业复苏发展的具体措施,此次会议指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两大“抓手”——一是努力扩大总需求;二是加大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
会议同时强调,要考虑疫情导致的某些经济停摆和企业“休克”情况,制定务实管用的阶段性政策,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尤其是暂时处于困难状态、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顺利渡过难关。会议也提出,要加大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各类政策工具,努力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推动服务业需求正常化
随着我国疫情形势出现明显好转,生产生活秩序也逐步恢复。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在整体上回到了正常轨道。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对部分云平台大数据监测显示,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各地区的复工复产率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25个省份的复工率超过80%,湖北省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
与此同时,以服务业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一些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比较明显的困难。据秦志辉介绍,像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复工率相对还比较低。
如何尽快使从事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尽快复苏?
刚刚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着重指出,要努力扩大总需求,加快重大项目投资、促进民间投资;要注意发挥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稳步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旅游等服务业需求的正常化。
而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也致力于为服务业的经营“松绑”。
例如,5月8日对外发布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
与此同时,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上述意见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服务业将基本恢复正常运营,对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当然,各个行业的全面复苏,不意味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停摆的状态马上就能得到解除。
此次会议就强调,要注意坚持市场化方向,考虑疫情导致的某些经济停摆和企业“休克”情况,制定务实管用的阶段性政策,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尤其是暂时处于困难状态、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用好信用贷款等政策工具
中小企业要经营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金融为中小企业所发挥的“扶一程”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据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此前介绍,全国各地出台一系列助中小企业降成本的措施,受到企业欢迎。其中包括解决企业的资金流、流动性短缺问题,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了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此外,截至3月底,已对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
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也介绍说,全国工商联会同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无接触、纯信用、快捷办的“助微计划”,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工干预,完全是线上发放信贷。目前已经服务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806.3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3258.31亿元。
此次会议也提出,要加大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总量政策要注重结构化取向,提高专业性,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各类政策工具,努力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要加快中小银行充实资本金,加大股权、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记者也注意到,近期一些部门正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上市、投融资对接等工作。例如,今年4月10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复工复产重点服务活动的通知》。该文件要求,开展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促进投融资服务对接,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而在一周前的4月3日,工信部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做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筛选推荐优质中小企业,形成上市后备资源库,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