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明确了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中西部增设自贸试验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一系列稳外资举措的时间节点。其中,“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任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月底前完成。
我国自2017年首次提出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通过每年修订,限制性措施条目已经缩减至去年的40条。不仅数量进行压减,一些重点领域开放不断取得突破,比如新能源汽车、部分金融领域等。
除全国版负面清单外,自贸区负面清单近年来也历经数次缩减。从2013年推出第一份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始至今,已经缩减了5次。从最初的190条,缩减至去年的37条。
梳理2019年负面清单内容可以发现,去年的修订在交通运输、增值电信、基础设施、文化等服务业领域,以及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领域均推出了新的开放措施,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5月29日,国新办就《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透露,2020年的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在制定中,有望尽快出台。负面清单条目还会进一步大幅缩减。与此同时,还将发布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清单条目数比全国版更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透露,今年将继续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的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实行单独针对外资的限制要求。
“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可以提高我国对外资的开放度,吸引外商来华投资,这不仅可以稳外资,还可以稳外贸,对我国保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有积极意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谈及今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在哪些领域进行缩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缩减外资负面清单主要是金融、电信、医疗、养老等服务业领域,这些领域市场准入尚存在限制,特别是涉及人的移动。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显示出我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着力吸引外资入驻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我国外资外贸稳定,还能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多力量。此外,对于促进我国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培育、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以及产业升级提速意义重大。”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通过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还可以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断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
肖本华表示,今年稳外资还需要在落实开放政策、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强化外商投资保护上加大力度。比如在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后,应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争取外资项目能尽快落地。
付一夫预计,将会在电力、铁路、邮政、民航等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资准入,同时在金融、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逐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今年稳外资工作在政策上做到精准的同时,要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平等对待所有企业,对企业的支持政策惠及所有群体。”刘向东表示。
除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今年我国还会推出另外一张新的负面清单,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这意味着我国会在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开放。根据《意见》,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由商务部牵头,12月底前完成。
孙国君表示,在跨境贸易方面,今年将制定出台负面清单,这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更加透明、更加公开、更加开放。这是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的又一重要制度型开放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