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郑棉CF2009合约盘面价格在突破12500元/吨阻力关口后转而下行,棉价依然受到了下游市场压制,“有价少市”的现象比较突出,现货市场成交冷清。
江苏常州某棉企表示,近一周来郑棉主力合约涨幅超500点,为了尽快销售,有些棉企下调了基差(幅度一般20-50元/吨),但很难得到买家的认可和关注。随着上周末CF2009合约触顶回落,再破12200元/吨,棉纺厂询价、点价或基差采购才有所反弹。
河南、湖北、山东等地几家中小型纺企反映,按照目前下游织布厂、服装企业的接单情况,虽然40S及以下支数的环锭纱、OE纱几乎没有利润甚至略有亏损,但一些内销订单或给大厂做代加工的企业能维持生产,实现不停产、不裁员、保就业。而50S及以上高支精梳、普梳纱虽然利润较好,对棉价的承受能力强,但订单太少、要求高,在没有数量的支撑下,生产成本高,因此对于高支纱棉纺厂对订单大多设置“起订量”或“定纺”,将棉纱库存、纱价风险降至低位。
山东德州某6万锭纺企表示,虽然近期棉花期现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但棉纱、坯布出货缓慢、库存回升、7至8月内销订单“青黄不接”,部分纱厂因成本压力大,虽然试探性的上调纱价100-200元/吨,但实际合同价没有任何变化。该厂表示,以C26S-C40S为例,目前配棉采用国储新疆棉+地产棉、进口棉+国储地产棉、新疆棉+国储地产棉等多种组合,毛利润仅100-300元/吨(如采用100%的2019/20年度新疆棉、美棉或巴西棉将亏损),因此对棉价上涨的承受能力也低于300元/吨甚至100元/吨(前提是棉纱签订了销售合同,而不是做库存),中小纱厂在棉花、涤短等原料上涨和纱布售价疲软且出货缓慢的夹缝中生存。
棉花期现价格上涨,下游纺织企业一般采取如下四种应对办法:一是减停产,等待纺织服装行业“金九银十”到来;二是转型,纺特种纱、有机棉纱或增大涤棉纱等混纺纱的占比,虽然订单少,但利润尚可;三是继续下调棉纱支数、配棉等级,重点是在原料、生产、销售等环节上降成本;四是针对疫情之下全球医用防服用品、口罩等需求仍很强劲,因此加大转产力度,调整产品结构,赶上“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