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特种纺织品分会第二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2020年年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以及来自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的近200位业内人士参会。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特种纺织品分会会长王旭光作中产协特种纺织品分会2020 年年度工作报告。据他介绍,经过不断努力,特种纺织品分会已经成为行业促进交流、协同合作的重要平台,特种纺织品行业全产业链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纺织高校、检测认证机构通过平台加强沟通交流,获取资源,相互合作。特别是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种纺织品作为抗疫主力军备受社会关注,特种纺织品分会组织行业企业挺身而出、快速响应,为抗疫作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行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
王旭光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特种纺织品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更趋明朗,现有装备升级速度加快,国产化自主可控需求提升等因素将促使特种纺织品在未来3~5年内进入订单爆发期。特种纺织品分会将集合行业力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王旭光表示,2021年,特种纺织品分会将在继续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举办1~2次细分专业的高端技术论坛,做好1~2项专题调研工作,探讨及实践“军队——企业——高校”的交流机制。
为更好的提升分会资源优势形成资源整合,提升国内特种纺织行业力量,特种纺织品分会每年都会积极吸纳优势企业加入。通过选举,分会今年新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任王立武、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刘昕等7名理事。
在技术交流环节,多位专家分享了特种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原总装技术基础管理中心研究员王桂华对国家军用标准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表示,军用标准化工作要按照“为战立标、为建强标、科学采标、军民融合”的原则,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军用标准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有效强化研标、贯标、维标等标准化活动,深入推进装备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深度融合。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标准化专家张引林对国家军用标准立项程序进行了解读。我国军用标准立项流程包括以下流程:申请立项;下达计划;成立编制组,完成项目开题评审;开展调研,起草标准初稿,内部征求意见;对反馈意见恰当处理,形成标准送审初稿,召开标准预先审查会;根据预审会意见,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召开标准正式审查会;根据审查会意见,完成标准批稿,上报审批;颁布实施。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钱晓明介绍了超细长丝非织造材料技术与应用。他表示,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在能源、环境治理、健康防护、纺织服装等领域有迫切的市场需求。发展新型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及其产品的结构与功能设计,对提升国产非织造技术水平,促进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结构调整极为重要。纤维细旦化是目前非织造材料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举例来说,将复合纺丝、纺粘成网、水刺开纤与固结的技术集成创新,开发了双组份纺粘-水刺一步法制备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方法,利用物理开纤实现了高强轻薄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绿色工业化生产;设计并集成了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关键装备,打破了国外在此领域的技术垄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陈利介绍了三维纺织结构预制体技术发展。当前,高性能复合材料是风电、交通、建筑、机电、海洋、防护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纺织预制体是高性能复合材料最重要的结构增强形式,纺织预制体技术是实现复杂结构复合材料一体化制备的关键,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难题。陈利分析了多维纺织预制体数字化设计和多维纺织预制体虚拟制造技术,并提出,深化织物力学研究、揭示预制体变形机制,构建预制体虚拟设计、虚拟织造、虚拟试验等设计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软件是三维纺织结构预制体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牛家嵘介绍了灵敏抗浸服面料及主动隔热防护纺织品的研究与实践情况。抗浸服是飞行人员和水域操作人员必备的一种装备,用以防止穿用人员落水后因体内热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散失而致伤、乃至死亡的个体防护装备。灵敏抗浸服织物通过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改性以及化学法引发的棉纤维的接枝聚合改性制备而成,阻水性能明显改善。主动隔热防护纺织品要加强热辐射在温度主动调节方面的研究,以拓展更多领域的应用。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专家就航天领域特种纺织材料应用与需求进行了讲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答案为,也是我国唯一从事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的专业研究单位。航天器回收着落技术与是利用减速和缓冲装置,通过特定的控制手段,使高速进入地外天体或者再入地球大气的航天器或其他飞行器按预定的程序和目的安全着陆或回收技术。航天器回收着陆器历经3代减速着陆系统的研制,在基础材料的支撑下,功能和性能要求明显提升。当前,受发射成本、空间环境与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航天产品在选用特种纺织品时,更加倾向于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抗辐射、耐冲击性好、透气性强、工艺性好的材料。
李陵申在进行会议总结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社会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今年1~10月,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GDP增长了58.6%,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33%,利润了增长了229%。特种纺织品的科技创新,不仅仅承载着军民融合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极大的带动了整个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从特种纺织品分会统计的数据来看,企业对特种纺织品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远高于纺织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当前,特种纺织品不仅勇于国防军工行业,也用于民用安全防护等领域,新材料的开发尤为重要。未来,特种行业纺织品行业发展也要立足掌握科技力量具有的威势,科技创新呈现的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蓄势,以及发达国家创新的态势,加强基础研究,拓宽应用领域,共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期间,中产协还举办了国家军用标准培训会,培训会进行了国家军用标准化知识培训,包括行业培训和专业培训,资深标准化专家就国家军用标准的发展与沿革、编制的编制与要求进行了解读,协会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