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ICE棉花期货12月合约盘中触及跌停,低点一度下探至83.92美分/磅,结算价86.13美分/磅,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79美分/磅。国内市场亦受其冲击,节后首日郑棉开盘即直线下挫,主力CF2109合约降至15600元/吨,下跌近400点。
期货价格下跌,现货成交会如何?笔者就此调研了部分纺织企业及涉棉贸易企业。此次期货价格下跌后,现货成交有所增加,且基本均为前期挂单盘。青岛及江苏部分企业反馈,与节前门庭冷落的局面大相径庭,期价下跌促成了基差盘成交,看货装运再次活跃起来,这与5月底期价下探至15500元/吨以下如出一辙。
多家纱厂表示,以前采购原料多是买涨不买跌,现在市场与以前大有不同。一是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很少做无敞口交易,期现套保套利同步,基差交易盛行,只能顺其自然挂盘点价;二是大多数企业原料采购还是以性价比优势作为先决条件,通过选择相对的期货价格进行采购,既能锁定低成本规划,又能以不变目标应万变市场。所以,每次期货价格回落,就成了纺织企业集中进行原料补充的绝佳机会。
当然,目前纺织终端步入淡季,对原料补充数量相对较小,同时也有相关企业表示,这种逢低采买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主要还是与纺企对未来市场预期的判断有关。但逢低进行原料采购,既满足企业需求,又促成持货企业去库存,对双方都有利,以后或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