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小单快反、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喷涌而出,成为消费升级下的潮流和趋势。
尤其是《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出,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制造能力高端化。推进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成为纺织“十四五”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要加快突出工业互联网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打造一批传统产业的AI深度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建设,加快实施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的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研发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纺织服装周刊》特推出“推进纺织业两化深度融合”系列报道,介绍产业两化融合现状,剖析瓶颈所在,并分享先进经验。
2017年,工业互联网热潮开始翻涌,国务院正式发布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
传统管理模式的革新
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各种名词都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借助新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在纺纱行业深耕数十年,华孚时尚深谙行业发展的特点:纺纱行业更多依靠传统人力形成对工厂的管理,效率低、重资产、人力密集的问题依旧突出。
如何为“旧行业”注入“新活力”?工业互联网成为华孚迫切寻找的突破口。作为纺纱行业巨头,华孚主动求变,于2020年开始着力搭建应用于纺纱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希望用数据化的方式全面提升公司本身乃至全行业的运营效率。
众所周知,大中型棉纺纱厂的纺纱车间少则有近百台、多则有数百台细纱机,这就决定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生产设备的维修维护任务十分繁重。每台机器记录维护时间、维护项目的过程依靠人工记录,并且机器的异常状况只能由一线人员巡逻发现逐级上报,维修效率低下。生产数据的收集和汇总也只能由人工进行,传递至管理层的时间较长,工人和机器的排班更多依靠经验和人工判断完成。
而在数据体系方面,不同生产环节的一线的生产数据分散于各个车间,决策层难以迅速获得时效性强、准确度高、覆盖面广的数据作为决策依据。人工记录的数据无法保证及时准确,设备名称与编码杂乱不统一也为高效管理带来困难。
在深刻理解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华孚构建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步踏实地踩在生产制造升级上。通过生产制造环节的IOT(工业互联网)+MES(执行制造系统)实现了前端生产机器的可视化与数字化,以解决管理模式的问题。
物联网环节,华孚在传统的纺纱机器上安装了为纺纱设备专门定制的工业采集网关。现场工作人员控制运行参数后,设备采集系统采集设备信息和参数信息。此后,汇总网关汇总全部采集网关的数据,推送到MES数据服务器。此后在MES系统中,华孚根据纺纱的环节,为从清花、梳棉、到并条、精梳、粗纱、细纱到络筒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均量身打造了分析系统。最终,各个纱线的整个生产环节数据均将完整展现在电脑、平板、手机等多个终端,方便公司上下对公司整体生产情况的监控管理和反馈。
系统上线后,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华孚的业务效率迎来提升,管理人员成本预计将降低10%;数据规范性与数据连通也迎来质变,原先无序的设备编号及命名也将得到有效统一和高效管理。
阿克苏工厂的“科技感”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步,华孚已在位于新疆阿克苏的15万锭工厂接入IOT+MES系统试验半年,并且取得良好的运转效果。
试点工厂是集团全资子公司阿克苏华孚的代表性工厂。在该试点工厂中,华孚将IOT设备接入各工序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约500台,在MES系统的帮助下,实现故障自动上报、数据实时统计、记录设备维护等多重智能化功能。
同时平台的工单分配、班组安排、考勤记录等功能使得一线工人规范化操作、降低等单时间,在工时不变的基础上提升总生产效率。
在该系统上线后,工厂迎来了惊喜的变化。
效率方面,阿克苏工厂细纱机效率由91.09%提升至97.56%,平均锭速由14,000提升至16,500,产量由1,698吨提升至1,908吨。通过故障自动上报、备件管理和统一系统参数缩短故障时间至原先的1/10。
产量方面,试点工厂平均锭速提升15~20%,设备生产效率提升7%,成品产量增加10%~15%。
投资回报率方面,试点工厂年增加净利润约690万元,提升净利润约1%,投资回报率超2倍,新疆阿克苏总计10个工厂投入约730万元,每年净利润增加约6,087万元,投资回报率超8倍。
试点工厂的成功给了华孚信心,但华孚的“野心”不止于此,驻足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之巅,华孚决心掀起纺纱行业的革命。
共享的浪潮
在纱线制造领域,由于行业发展时间长、起步技术门槛低,规模化后管理边际难度加大,扩产速度相对受限,行业集中度低,上市公司如百隆东方、华孚时尚市占率仅1%左右。
而较低的集中度往往意味着低效。一方面,规模以下中小纺纱企业始终面临着产能-订单错配,订单淡季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班组分配、数据分析、设备维护等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华孚等纺纱龙头,虽然客户资源丰富,在手订单数量明显较高,却受困于纺纱产业较大的自播开支,产能扩张速度一直受到限制。
因此,华孚数字化转型还蕴含着一个核心关键词:开放共赢。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如果华孚能将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到中小企业当中,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实现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产品等数字化改造。如果由产能效率高、品质好、有竞争力的大型纺纱企业整合现有产能,共同做大做强,纺纱行业或许将共同迎来一个更富有创新力的未来。
这就是华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第二步:将数字化解决方案向中小工厂推广。
在华孚的计划中,当中小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系统后,华孚自身接到的优质品牌订单将被转交给这些工厂,华孚产能扩张速度受限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而中小工厂也将通过工业互联网系统提升管理运营效率,其生产质量也更容易被华孚以及下游客户在云端进行监控。
根据初步估算,行业目前1.5万亿规模,如果华孚整合5%的小工厂,便有750亿收入,如果提升2个点利润率便有15亿利润可以与小工厂分享,真正实现“共赢”。
在此基础上,华孚将致力于搭建纺纱行业数字化撮合平台,真正实现行业整合。
具体而言,华孚面对纺纱行业大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将华孚模式向中小工厂输出,提升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其次,华孚进一步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华孚订单优势,加强行业棉花原料把控与中小工厂生产流程线上系统监控,实现华孚供应链轻资产扩张;最后,华孚也将通过线上撮合交易,积累纱线现货和期货资源,打通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如设备、备品备件集中采购,以及维修外包等,不断完善升级数字化平台。
根据测算,平台启用后,叠加公司其他数字化软件,整体预计对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有望提升2pct以上,营业利润提升有望达到40%。预计到2022年,华孚全公司的产能均将接入这套系统,如果整体推进顺利,实现全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未来几年内,公司的整体净利率有望获得2pct的显著提升。
华孚时尚目前已有70万锭产能加入产业互联网平台。2021年年内计划完成阿克苏华孚剩余工厂的上线推广,届时系统将支持100余万锭规模的工厂运营。预计到2022年,华孚时尚全部200余万锭产能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
从远期看,华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IOT+MES的基础上,将会逐步向企业内部的经营持续延伸。华孚对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仅仅是其整体工业互联网的第一个环节,在此之后,从企业库存的精细化数据管理、为客户进行更加精准的画像、成本流程的管控等等诸多方面。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华孚将逐步落地最终形成全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激发纺纱行业新一轮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