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郑棉主力在跌破21000-22000元/吨的震荡区间后,日线继续四连跌,最低跌到20300元/吨附近。在长期的上下游僵持中,本网也反复提到了棉价中长期的走弱风险,之所以在此时郑棉选择向下,从供需来看也有一定的推动因素:
1.生产端抛货心态增强 现货价格松动
自从去年11月起,商业库存就处在近五年最高值区间,这与今年新疆棉销售进度缓慢、纺企买货积极性偏低等因素有关系。轧花厂挺价意愿强烈,买卖双方处在僵持状态,因而棉花供应虽然充足,但处于不流通的冻结状态,因而商业库存保持在高位。而近两个月商业库存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也表明随着新年度临近和还贷压力的增加,生产端抛货意愿增强,加重了大家对于后市棉价继续踩踏的担忧。贸易商为促进销售,基差“内卷化”,月内部分品种基差跌幅达400-500元/吨,这也加速了期现回归,使得现货对期货的支撑也在减弱。
2.需求端仍无起色 淡季气氛浓厚
从纺企排单天数来看,1月之后订单出现了连续下降,且多以零散、小单为主,表明1月后市场订单持续转差,且无明显好转。叠加疫情管控,纺企经营压力加大,多地企业降产能甚至停工停产。五月以来纺企利润有小幅好转,但也仍处于亏损状态,成品库存情况并无明显好转,市场淡季气氛浓厚。部分从业者认为,二季度需求难有明显起色,可能要到“金九银十”才能出现一定好转。
不过,尽管期货出现了4连跌,短期郑棉继续大幅下跌的动能不足,可能在这个位置继续多空博弈,看能否形成新的平衡。一方面期货回调后,纱厂趁势逢低“基差点价”交易采购皮棉,采购量明显上升。许多纱厂前期的库存的确很低,有逢低补库的刚性需求。二是本周纱厂反映,下游询价的厂家和贸易商比上周明显多了起来,但砍价意愿较为强烈。部分纱厂为了促进成交也不得不主动下调报价。需持续关注本轮降价是否能促进下游的活跃。三是内外棉价差走势分离,美棉仍然高位盘整,对于郑棉形成一定的支撑。然而中长期来看,郑棉继续回落的概率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