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收购奢侈品牌已非新鲜事,但是否具备经营好奢侈品牌的能力仍是未知数。
据Miss Tweed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对中国团队复兴品牌的能力失去信心,法国奢侈品牌Lanvin正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危机,从高级定制工坊到财务部门的数十名关键员工和人才纷纷离职,跳槽至爱马仕、Dior和Chanel等头部奢侈品牌,该品牌巴黎精品店的负责人也于上月辞职,转投另一个奢侈品牌在伦敦的旗舰店。
有分析指出,若消息属实,对Lanvin和将上市的复朗集团来说将是一大打击。随着竞争激烈,人才已成为奢侈品牌争夺和守护的关键资产,LVMH、开云集团、爱马仕和Chanel都明确地把人才招募和培养作为今年的战略核心。
复朗集团成立于2017 年,前身是中国跨国企业集团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的时尚部门,2018年通过收购Lanvin的多数股权进入奢侈品领域,于今年3月宣布将通过与投资管理公司春华旗下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合并的方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LANV”,估值或达19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Lanvin是最先被中国人接管的奢侈品牌之一。由Jeanne Lanvin创立于1889年的Lanvin曾与Chanel齐名,在很长的时间内,Lanvin都保持着为贵族和上流阶层服务的高级时装屋身份,直到1990年代开始停止生产高级定制产品,推出男女装成衣路线。
2001年,Lanvin被王效兰买下,并在明星创意总监Alber Elbaz时代达到顶峰。但随着王效兰与Alber Elbaz的分道扬镳,Lanvin从2015年起每况愈下,重新陷入波动中,逐渐失去了品牌特色。
2018年,短时间内更换了多位创意总监和首席执行官也没起色的Lanvin被更名为复朗集团的母公司复星国际收购。交易完成后,复星国际便着手对Lanvin管理团队进行大换血。
目前Lanvin创意总监为Bruno Sialelli,副总裁则为去年12月上任的Theory前高管Siddhartha Shukla,来自Versace的Arnaud Bazin则未出现在复朗集团公布的高管名单中。
过去两年内,Lanvin还任命Ryan Petz为公关总监,并与国内设计师Calvin Luo达成顾问合作,以提升品牌与中国年轻人才之间的情感联结。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Lanvin团队员工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在一系列的数字化创新和举措推动下,Lanvin在年轻人中重新建立了影响力,去年收入同比大涨103%,大中华区和北美市场收入分别大涨122%和298%,全球电商渠道收入猛涨407%,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4倍,但至今仍未恢复盈利。
此外,试图通过收购瑞士奢侈品牌Bally、法国时装集团SMCP的山东如意集团的失败案例也让业内人士对复朗集团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LVMH”心存疑虑。毕竟Lanvin作为高级时装屋,和普通的奢侈品牌还有着一定的区别,不是简单依靠开店或贩卖符号就能实现复兴。
另有分析认为,在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品牌越是要勇于打开思路,复朗集团要想避免山东如意集团的失败,就要敢于积极拓展多样创新模式,从而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根据复朗集团最新公布的战略计划书,Lanvin已敲定一项新的周转计划,包括大力押注手袋、鞋履和珠宝业务、缩小巴黎总部规模等。从产品构成来看,Lanvin目前占比最大的产品为成衣,其次是手袋与鞋履和配饰。
去年6月,Lanvin发布了一系列带有“JL”标志性Logo的产品,包括手袋、Polo衫、西装、裤子和帽子等。据品牌介绍,“JL”是品牌创始人名字的简写,Bruno Sialelli旨在借此Logo向她表示致敬。Bruno Sialelli还表示,Lanvin希望把印有“JL”Logo的产品打造为新的爆款,目标让手袋等配饰类产品收入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翻倍。
在北京冬奥会前夕,Lanvin又与安踏体育旗下的Fila合作,以欧洲度假小屋Chalet为灵感,推出滑雪系列服饰,并发布由Lanvin品牌大使张小斐出镜拍摄的广告大片。
近年来Lanvin在零售上的扩张也明显提速,除了开设天猫和小红书电商旗舰店,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增加至12家,主要位于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沈阳、西安和重庆则分别拥有1家门店。
整体而言,复朗集团对Lanvin依然充满信心。根据招股书,复朗集团将于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鉴于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前达到约4300亿美元,而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将占到全球总量的近一半,复朗集团预计在纽约上市后,最快将于2024年实现盈利。
截至目前,Lanvin和复朗集团暂未对相关消息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