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2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全球纺织行业在众多的外围因素下砥砺前行。一方面,疫情对经济的发展始终形成阻力,企业经营成本倍增,出口订单起伏不定。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链危机,天然气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产业链恢复极为缓慢。
整体来看,2022上半年度孟加拉纺织行业克服了诸多的风险与困难,依靠稳定的产能,成熟的产业链环境,以及与各国贸易协议的成功签署,实现了全面、持续向好的态势,并为本财年的纺服出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将通过生产端、需求端、政策端一一带大家了解与分析本年度的孟加拉纺服市场:
一、生产端:能源供给成瓶颈 企业面临停工停产
在疫情趋向稳定的形势下,2022年2-3月期间,孟加拉各地的纺纱厂、织布厂等企业恢复正常开机运行。由于四五月份孟加拉的官方历法日和开斋节的推动,以及部分订单从其他国家转移至孟加拉,4月份孟加拉各地的产能利用率再次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如在孟加拉中部城市的纳拉扬甘杰 (Narayanganj)等6个城市就有2500台动力织机满负荷运转。
据统计,目前孟加拉的服装厂共有3500家,纺织厂827家,纺纱厂433家,孟加拉为达到国际出口的生产标准,不断推动绿色厂房建设,该类厂房已达157家,并通过绿色环保厂房节省了至少近30%的能源成本消耗。
但好景不长,6月初孟加拉纺织产业链因能源供给问题陷入了无法正常生产的困境,甚至面临停工停产。业内人士表示,自天然气价格上涨22.8%后,随之而来的是天然气进口量下降与配量减少,孟加拉达卡附近的服装工厂如萨瓦尔(Savar)、阿舒利亚(Ashulia)与马尼克甘杰(Manikganj )地区,约200家工厂的生产面临中断与严重的资金损失。目前,能源供给短缺已导致孟加拉大量的工厂产量降至50%-60%左右,当地有关人士表示,政府或因古尔邦节的到来,从7月10号开始缓慢恢复天然气及电力的有序供应。
二、需求端:内冷外热 服装出口喜报连连
内需:通胀压力加剧 消费力明显减弱
在全球疫情不见明显好转与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孟加拉2022年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跃升至6.17%,达到16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服装、鞋类、燃料在内的非食品通胀率升至6.10%,使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急速下滑,部分中低层阶级的家庭面临失业。虽在4月与5月的两大节日中消费有小幅好转,但十分有限,且企业的盈利能力依旧处在低位。
出口需:困境中服装出口依旧出众 美国同比增幅超5成
由于外围局势不稳和天灾人祸,上半年孟加拉的服装出口也面临着重重困难:3月初因俄乌冲突导致服装运输进程放缓,166个集装箱滞留码头无法运送,4月初因船舶碰撞导致约有700个集装箱滞留于孟加拉湾,6月初则天降火灾共8个服装生产集团的出口货物受损,总货值达1800万美元。
面临诸多困境,孟加拉凭借其低廉的人力成本及关税优势,服装出口增幅依然喜人,在众多服装生产国中脱颖而出。2021-22财年的孟加拉商品出口额远超预期目标435亿美元,达520.8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的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孟加拉本财政年度(2021年7月-2022年6月)的服装出口总额达426.13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的81.82%,同比增长35.47%; 机织服装出口额为193.99亿美元,同比增长33.82%; 针织服装出口额为23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6.88%。2022年6月份的服装出口额更是表现出众,达到40.92亿美元,为本财年的单月最高值,同比增长41.35%,环比增长29.55%。
三、政策端:挖掘双边贸易潜能 提升纺服全球竞争力
孟加拉政府为更好的帮助供应链保持开放,减少纺服行业的经济困难,应对疫情的打击做出了诸多改变:
1、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与德国大型服装零售商KiK达成双边服装供应链合作协议,旨为促进两国供应商之间的深层次发展,并带动孟加拉服装产业进一步打开德国市场。
2、分别与美国、韩国、乌兹别克斯坦探讨并签署了相应的双边贸易投资发展协议以及谅解备忘录,为外国投资者......(更多相关政策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四、后市展望
整体来看,在俄乌冲突与疫情的负面影响下,全球经济恢复较为缓慢,同时供应链危机加剧,通胀压力明显,能源短缺等问题浮出水面。然而,在多项贸易协定与政府政策的协助下,孟加拉纺服行业拨开云雾见月明,本财年服装出口表现均呈增长态势,在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扩大市场潜能,且通过对非棉产业的政策引导等不断完善其上下游产业链,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