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7月,骄阳似火,温度不断刷出新高,即便人站在阴凉底下,汗水也是不停地往外淌。照理说,新冠病毒是害怕高温天气的,可是近期国内多地又不断出现确诊病例,导致国内防疫大任不敢丝毫松懈。除了疫情,还有中美关系、俄乌战争等许多不利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现在的棉纺市场到底怎样?为了摸清摸透,这次调研时专门选择了规模、主销品、市场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力求做到全面而真实。
7月14日,笔者正式开启了第一天的调研。今天去的这家纺织厂管控还是很严格的,扫码测温,查验健康码,一个环节流程都不能少,门口保安做得一丝不苟。在当下防疫大形势下,切断疫情传播对企业能否正常生产尤为重要,毕竟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一旦出现感染病例,将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这家企业生产正常有序,即便在该市区的省内省外人员,只要是绿码都可以随意流动。疫情对企业生产层面上的负面影响在减弱,大家不必再谈“疫”色变,现在恢复消费很关键,这是来到地方调研的第一个明显感受。
说到企业,大家都知道纺织产业遇上了寒冬期,对产业冲击很大。今天调研的这家企业完全是在走差异化道路,以多功能纤维产品为主,棉花用量很小。这家企业的采购部负责人说,企业每年的化纤等非棉纤维用量在2万吨左右,而棉花用量只有4-5千吨,由于企业的差异化发展,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无论是疫情影响,还是美国禁止新疆棉,都没对企业产生实质性的冲击。虽说冲击不大,但还是有一些影响,这是行业龙头企业的真实写照。一个企业经营的好不好,或者说这个产业的光景如何,利润和库存是两大判断指标。该企业采购部负责人说,目前企业产品库存在30多天,原来一直控制在20天以内,甚至前两年订单火爆的时候,基本都是负库存。尽管相对其他企业来讲,一个月的库存量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但是纵向和自己以前的库存比较,还是偏大了。企业产品基本以外销为主,今年以来感觉到美国和欧洲市场订单在下降,主要是美欧市场也不景气。
目前,随着原料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当然和前两年相比也是出现了大幅下降。尽管如此,企业还是满开工状态,坚持三班两运转。企业订单之所以还有保证,主要就是产品质量过硬,以及多年形成的好口碑。该企业负责人说,伴随大环境的转变,他们都感觉到了市场压力,对其它企业而言,压力只会更大。
当下棉纺产业大环境下,多数企业步履艰难,但也有一些企业依靠精准的定位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生存发展相对较好,受到当下热点事件影响相对有限,也证明了当前的市场消费的确存在问题,对后市何时能止住下跌态势,企业也不轻易给出答案。